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巴生中华华中)董事长李登基,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数十载,以无私奉献与深切关怀精神,带领学校稳步发展,塑造出“小而美”的独特校园环境!
李登基坚持“小而美”的办学理念,强调教育质量胜于教育数量,希望每名学生都可以“被看见”,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ADVERTISEMENT
他不仅是关注该校的学生,每年更长期资助弱势群体、不分种族、宗教及学校源流,为无数清寒子弟提供助学金,因此夺得林连玉精神奖。
推动迁校达致双赢
李登基大胆推动和带领迁校计划,让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和独立中学达致双赢。
他受访时对记者指出,巴生中华学校于1911年成立,后衍巴生中华独中、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及巴生中华小学,至今已是百年历史的学校。
“中学部于1958年与中华小学分开,1961年中学部接受改制,大部分班级改制为国民型华文中学,而不接受改制的学校部分班级,于1962年成为中华独立中学。最终,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于1988年,与中华独中正式分开。”
严缺设施 货柜箱充行政楼
李登基说,当时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仅有9间半砖板课室,严重缺乏教育设施;最后,被迫采用货柜箱充作行政楼。那时候的学生,约有400多人。
“为了让三校都能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最终迁出校地,搬迁至沙亚南第36区甘榜爪哇240地段(现今校址)。”
他表示,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是于2004年4月8日迁校至现有校地,并在同年的4月10日正式开课。
“新校地共展开两期的建校工程,第一期是迁校时期建设耗资500多万令吉的2座建筑物;第二期是兴建200多万令吉的礼堂。如今,即将展开第三期建设一栋四层楼高的课室大楼,估计得耗资400万至500万令吉。”
学生人数达1648人
他补充,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迁校20年,当初只有400名学生;目前共有1648名学生,23间课室已不足容纳日渐增加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建设新课室。
“因空间受限,我们逼不得已拒绝许多学生申请入学。所以,希望可建设新课室,容纳更多的新生。”
他说,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属于半津贴学校,一路走来在筹款上并不容易;所幸,各界逐渐了解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情况,给予鼎力支持。
李登基于1995年担任学校的家协理事会查账、1996年为家协理事会财政、1999年成为家协主席和代董事长,并于2000年正式成为董事长至今。
让学生操办学校活动
虽然学校占地不大,不过却享有“小而美”的美誉,并且校风优良,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关怀。
李登基坚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局限于学术成绩表现,还必须包括各方面的才艺和综合素质。
“我们有很多展现才艺的机会,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他说,学校每年的活动,包括仪式主持、节目表演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自信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
大力推动数码教学
不仅如此,李登基也大力推动学校的数码化进程,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一体机,全面实现数码教学。
“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家长协会还为学校购置了相关的数字教育资源,增强课堂互动性。”
他表示,每个班级都有两名“电脑勇士”,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帮助,操作这些设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亦希望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校方的关怀,老师包括校长都记得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
他坚信,过去20年来,巴生中华华中一直秉持着“我能,中华必定能”的信念,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卓越进步,并且也将秉持“我优秀,大家更优秀”的信念,展望未来。
“正是这种团结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们的学校无论规模如何,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机构和师生如一家人
“学校三机构和师生,都是一家人!”
李登基指出,学校的成功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的团队是学校最大的“财富”。
他指出,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还常常为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关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
“家协每月第二星期都会举办资源回收活动,将所兑换成的资金用来支持有需要帮助的学生餐食。活动口号是‘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校友会也经常出资为学校举办各种活动。”
每年捐款援助300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的教师节、年终晚宴及新年庆典等,都是由李登基个人捐款举办。
李登基每年提供援助金和学习用品如书包给300名学生,受惠者都是来自附近的学校,不仅包括华小学生,也涵盖其他族群的孩子。这种跨越种族的关爱精神,正是李登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无私体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