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廠街位於吉隆坡的心臟地帶,對雪隆人而言並不陌生。老一輩的華人總是會聚在這條唐人街上聊天,年輕人也會為了尋找美食和一些網紅打卡咖啡館蜂擁而至。
茨廠街為早年老吉隆坡的主要商業區,也是華人主要聚集地之一,1920年代的茨廠街,不僅街道上佈滿華人店鋪招牌,街上的人潮也是人來人往,盡顯當年老吉隆坡的繁華。
ADVERTISEMENT
配合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邁入70週年,該公會主席拿督洪細弟在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的專訪時指出,茨廠街社區至今已有約140年的歷史,走過百年的歲月,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
談及茨廠街的故事,洪細弟娓娓道來,吉隆坡可說是見證大馬歷史發展蛻變的重要城市,來吉隆坡一日遊除了去吉隆坡雙峰塔(KLCC)以外,第二個必去地點非茨廠街莫屬。
維護小販利益 反映訴求
洪細弟表示,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成立於1953年,該公會成立的宗旨是凝聚小販力量,方便管理街上小販的運作,同時把小販面對的問題、訴求等,向地方政府與領袖反映,務求獲得解決。
他說,公會在這些年來默默耕耘,維護小販的利益、扮演小販和官方的橋樑,但凡小販遇到任何不公對待,公會就會挺身而出,為小販主持公道。
他認為,公會組織與小販是一個共同體,公會肩負為小販會員爭取及捍衛權益的使命。
“目前公會有逾千名會員,但就算不是會員,我們都會為他們服務,歡迎他們加入成為會員,但不是強制性。”
他說,疫情後茨廠街已恢復正常,如今的人潮不斷增加,該會將與小販商家配合,提高茨廠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消費觀光旅遊,以便帶旺茨廠街。
不把茨廠街當“唐人街”歡迎各族
洪細弟指出,茨廠街是中國僑胞南來的落腳處,也是吉隆坡開埠起點,如今是我國著名的“唐人街”,每年到訪外國遊客達逾百萬人次,充滿無限商機。
他說,儘管該街被譽為“唐人街”,惟該會的立場是不把茨廠街當作“唐人街”,並歡迎各族及各國籍的人前來茨廠街閒逛,以便能促進當地小販的生意。
他表示,茨廠街是馬來西亞的縮影,行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到三大民族在逛街吃美食的身影。
他憶述,早前的茨廠街很是繁華,但在2000年時,巴生河流域大型廣場及百貨公司如雨後春筍崛起,加上部分華裔商家轉往花園地區紮根,使到茨廠街與周邊隆市中心的繁華略微褪色。
“儘管茨廠街仍充滿古早味,遊客絡繹不絕,但對我而言,還缺乏些許活力,因此我希望華裔子弟到茨廠街來創業,為當地注入新元素,推向另一個高峰,永續發展。”
老店屋變身咖啡館客棧酒吧
茨廠街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下,也迎來了符合這個時代的風潮,許多商家看準了被空置下來的老店屋,將其重新整修成特色咖啡館、揹包客棧、酒吧,成為了現今茨廠街的新面貌。
對此,洪細弟希望,茨廠街可繼續轉型發展,提升小販商家的素質,來迎接全世界的遊客到來,小販和商家也要年輕化,如今茨廠街已吸引很多年輕人前來光顧,不再是隻有年長者來吃古早味美食。
他鼓勵青年把握這股熱潮,到來茨廠街創業,如果有更多年輕人到來這裡創業,將會為舊社區注入新活力元素,讓茨廠街“變樣(Young)”。
劉國坤(小販)
開檔十多年 有深刻情懷
“我是茨廠街其中一名小販,主要售賣包包及榴槤,在這裡開檔營業已有超過十多年來了,因此對這條街有著深刻的情懷。
我也是公會外交副主任,這幾年我也與公會不斷協助當地小販解決難題,我也非常感謝公會這些年對小販的照顧。”
陳培志(小販)
公會助小販疫期營業
“我的父親在茨廠街一帶是售賣羅漢果解暑飲料,如今檔口則是由我來接手經營。
過去2年,受冠病疫情影響,小販無法開檔做生意,當時公會挺身而出向市政局反映小販的心聲,之後我才能開檔營業,因此我非常感謝公會對小販的照顧。”
張玉燕(小販)
幫丈夫經營粽子生意
“我的檔口主要是售賣傳統粽子,丈夫是第三代繼承人,如今我則是幫忙丈夫經營攤位的生意。
我希望,接下來公會能繼續為當地小販謀求更多福利,並且將茨廠街發揚光大。”
李慶進(金蓮記業者):
金蓮記見證繁華演變
“金蓮記作為茨廠街老字號,見證了當地的繁華與演變。許多外國遊客來到吉隆坡,都會特地到茨廠街品嚐金蓮記福建面,許多遊客吃過也讚不絕口。
我除了是當地一名業者,同時也擔任公會顧問,接下來公會將會致力打造茨廠街,以便帶動當地商販的生意。”
葉亞德(天天服裝市場有限公司店長)
感謝公會對商販照顧
“天天服裝店在茨廠街營業多年,見證了茨廠街的各種面貌。
過去2年,受冠病疫情的影響,當地商販都無法如常營業,當地小販公會就向有關當局反映商販的心聲,因此我非常感謝公會對商販的照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