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板”,為中文媒體近來新創的詞彙,對不熟悉本地文化語境或少看新聞的人而言,肯定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誤以為是記者寫錯慣用“老闆”的錯別字。
勞板顧名思義,為“外勞當老闆”的縮寫。此乃應因在許多外籍人士居住與工作社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許多販賣客工原籍國食品、日常用品甚至手機電器的外籍小商店與攤販業者,顧客對象一般為在我國工作的外勞。
ADVERTISEMENT
這些勞板即便常遭執法當局取締,仍猶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們確實滿足了客工群體的基本採買生活需求,也衍生出本身社群生態圈的供應鏈,本地商人幾乎難以涉足客工領域。
至今為止,“勞板”的交易範圍還未侵蝕到本地商家,本地人也鮮少到外勞店購物;但勞板會否在未來擴大成系統化的商業集團,甚至壟斷一些本地人需要的市場及領域,則不得而知。
我國法律明文禁止外籍人士獲取地方政府發出的商業執照,成為這類小商家與攤販。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勞板要不與本地女子通婚,以太太的名義獲得執照、要不就我國長久以來的“阿里巴巴式”執照“轉租”風氣,付錢向本地公民執照持有人“租”執照營業。
巴生市議會主席諾萊妮4月初與巴生國會議員甘納巴迪勞,巡視勞板風氣猖獗的巴生中路大巴剎時強調,限期半年讓大巴剎達致“零勞板”目標,否則將更改僱傭政策,一定要把勞板們統統踢走。
多少名官員在任期內,如此雷厲風行放話要對付勞板,但在外籍客工強大的市場供需原則下、以及本地人“阿里巴巴式”坐享其成的歪風,執法取締工作往往是虎頭蛇尾;這一回是否“來真的”,且拭目以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