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11月4起办研讨会



(吉隆坡28日讯)第十二届全球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4至6日(星期二至四),在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举办,本届的主题是“世界变局中的华人:全球网络与在地现实”。
目前大会已经收到380份来自海内外学者的论文,预计会有600人参加研讨会。
ADVERTISEMENT
黄子坚:促进各世代学者交流
国际研讨会的大会主席拿督黄子坚教授表示,“全球海外华人研究学会”是推动海外华人研究的最重要学术平台之一,成立至今33年以来,华人所面对的挑战与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例如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科技(AI)对社会与华社的影响。为此,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会议与论坛的安排上着重促进不同世代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不同世代的学者在研究视角与方向各有特色,大会希望通过此举展现学术交流的多元与活力,并为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注入更多创新的动力,让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
邀2知名学者演讲
也是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黄子坚透露,大会邀请两位知名学者,即陈志明教授与廖彩亿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现年75岁的陈志明是马来亚大学退休的教授,人类学家与东南亚研究的专家,曾担任拉曼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兼任教授,此前后曾任教于新加坡大学、马来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中山大学。

廖彩亿则是历史学者,目前任教于剑桥大学的历史系,曾在哈佛大学历史与经济研究中心担任经济、政治与历史研究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除了两场主题演讲外,会议也围绕大会主题设有一个专题论坛,邀请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凯仁教授、中国暨南大学张振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英杰助理教授、菲律宾大学迪里曼分校惹利助理教授及马来亚大学吴益婷。届时,5名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将针对这届主题展开讨论。
设置不同文化展区
此外,大会在校内设置不同的文化展区,以此展示马来西亚的文学创作以及独特的文化,让与会者们能够在走出会场的同时,直接接触本地的书籍与多元文化,如峇峇娘惹文化。
同时,展区将汇聚马大出版社、赤道书屋、中文系书库,红楼梦研究中心与马华研究中心等,为与会者们在校园内提供一场兼具“阅读”与“体验”的文化和文学探索。
27国家逾400学者参与
研讨会将会迎来来自27个国家,超过400名学者参与,论文发表课题涵盖历史、社会、宗教、商业、语言与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
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与全球海外华人研究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暨南大学、温州大学与玛拉那达基督大学协办,星洲日报和星报被委为媒体伙伴。
研讨会也开放给本地旁听者报名,欢迎有兴趣聆听论文报告的公众参加,报名费用为200令吉(不含晚宴与会议资料包,但可参加全部会议场次,并享有两天的午餐与茶点)。有兴趣报名者,可电邮[email protected]或联系张同学(016-869 5686)。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