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响应“学生阅报计划” “高产柅品”赠星洲给培英



(巴生14日讯)由知名手套制造厂商高产柅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的“高产慈善基金会”(Yayasan Kossan)积极响应《星洲日报》推动的“学生阅报计划”,赠报给巴生培英华小,以鼓励学生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ADVERTISEMENT
李秋玲:提供全年21份《星洲》
培英华小副校长李秋玲在增报仪式上代读校长蔡濢芬讲稿时指出,感谢“高产慈善基金会”,为培英华小提供了全年21份(上课日每天21份)的星洲日报。
她说,这份珍贵的礼物不仅为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也为教学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内容。
“星洲日报是一份备受尊重和信赖的新闻媒体,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分析。”
她说,这份报纸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高产慈善基金会对教育的支持和关爱,更为校园带来了一股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们对阅读的热爱。”
出席者包括该校董事苏绥栋、郑金发及陈志昌。

吴永成:培养时事敏感度
家协理事陈佳豪代读家协主席吴永成讲稿时指出,赠报计划是一份极具意义的教育投资,让孩子能在校园中拥有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他说,透过这项学生阅报计划,孩子们将能天天接触最新资讯,培养时事敏感度,提升语文能力,并从中学习思辨、分析与表达的重要能力。
“同时,报纸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学生们通过阅读报纸不但能掌握课外知识,还能拓展思维和激发好奇心,成为更具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
他说,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这份学习资源,把每日阅读报纸当作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方式。

舒比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高产慈善基金会副主席舒比亚表示,该基金会长期支持“学生阅报计划”,是为了协助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说,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学生普遍倾向于滑手机而非翻阅书报,因此希望借助这项计划,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重新接触文字、爱上阅读。
“培英华小与公司相邻,基金会自开始赞助该校以来,便持续与校方保持联系,并一同关注计划对学生的具体影响。”
他说,学生在阅报计划下有所进步与成长,这些正向的成果也成为该基金会继续支持该计划的重要动力。

陈金泉:“独立思考”是最珍贵能力
星洲日报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总经理陈金泉表示,在人工智能(AI)盛行的时代,反而更需要我们回到人的本质,去培养真正属于人的能力,而阅读,正是这一切的基础。
他说,每天阅读报纸,不只是获取资讯,可以获知国际、国家、社区,甚至校园周边发生的事情,也能接触娱乐、科学及文学等各类精彩的内容。
“在言论版,还可以读到不同作者的观点,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下,将会开始思考,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未来最珍贵的能力。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它没有判断力、情感与价值观,而这些独立思考正是阅读赋予的。
《星洲》提供值得信赖的平台
“《星洲日报》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章,也是各大语文报章中发行量最高的。我们坚持提供真实、全面及可靠的新闻,在资讯泛滥、真假难辨的时代,为读者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他说,《星洲日报》不仅关注新闻,更关心华社、重视教育、支持文化,希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
“正因如此,《星洲日报》非常重视阅报计划,这不只是送报纸这么简单,而是希望透过一张张报纸,陪伴学生成长、开拓视野及培育思辨能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