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13日讯)巴生港口拉惹慕达慕沙道(Persiaran Raja Muda Musa)披上绿衣,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换装也为巴生皇城市容注入新活力。
巴生王城市政厅自升格后,就马不停蹄地提升各区基设,包括早前提升和美化巴生市区最主要“门面”路段,即苏丹依布拉欣道。如今,市政厅再耗资68万令吉,美化南区的主要拉惹慕达慕沙道,改善整体市区面貌。
ADVERTISEMENT

苏丹依布拉欣道是从沙亚南前往巴生交界处开始,直到100号交通圈;今次美化的拉惹慕达慕沙道则是从五条路交通圈开始,直至巴生港口。
拉惹慕达慕沙道美化的部分,包括在转入快乐花园的高架天桥柱子,安装铁网围篱装置垂直仿真绿植、修复巴生港口壁画处的“口袋公园”、维修多个道路的安全岛及重新栽种150棵树。

洪建华:拆攀藤植物换仿真草

巴生市议员洪建华受访时指出,拉惹慕达慕沙道转入快乐花园的高架天桥柱子,是将围篱上攀藤植物拆除,全面更换成仿真草。
他说,过去所种植的攀藤植物是绿萝(Scindapsus Aureu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及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等;惟这些植物在初期确实为道路带来一抹绿意,营造自然氛围。
“不过,这些攀藤植物不易保养、维护,市政厅需投入相当多的人力与时间进行定期修剪和整理,否则植物就会过度生长、纠缠,甚至枯萎,不但破坏美观,反而成了市容的负担。”
他说,为求达到长远美化与高效管理的双重目标,市政厅最终决定舍弃原有攀藤植物,全面改用更易打理和维护成本较低的仿真草材质,不仅节省维护资源,也能持久维持整洁绿意的视觉效果。

“市政厅也会在地面铺上美化石头,进一步提升整体景观层次,让整个环境焕然一新。”
他说,市政厅在制定美化方案时,除了追求视觉美感,更考量长远维护的可持续性,避免因管理不当影响市容或浪费公帑,确保市民与游客能长期享有舒适宜人的环境。
有效减少街招
洪建华指出,当初在桥底高架天桥柱子种植攀藤植物,主要是为了美化环境之余,避免天桥下方成为非法张贴广告和悬挂街招的“重灾区”。
他说,由于该处人流车流密集,过去常有非法广告商利用桥柱张贴五花八门的广告,不仅影响市容,也带来视觉污染。
“市政厅为遏止这一现象,尝试通过种植攀藤植物来遮挡桥柱表面,希望以绿化手法改善环境,并且减少街招问题。”
他说,这个做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攀藤植物覆盖的桥柱不仅提升整体美观,也有效减少了非法广告的张贴空间;只是现在将攀藤植物改为仿真草而已。
评估替换街边老树
另一方面,洪建华表示,在本次美化工程中,市政厅也同步展开沿路老树的评估与替换工作。
他说,经过鉴定后,共有150棵的树将被逐步被砍伐,再栽种回新的适合品种,以维持绿意与安全并重。
“其中,包括巴生老街一带的部分老树,也被列入更替范围。”
“这是为了确保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而且改善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
他补充,市政厅希望让整个环境华丽转身,未来也会纳入系统性养护,避免重蹈老树年久失修的覆辙,确保巴生市区绿意长存,环境持续焕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