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发布: 5:31pm 08/12/2024

篮球场

华小董事长

吉粦华小

校园我董

篮球场

华小董事长

吉粦华小

校园我董

校园我董 | 守护吉粦华小12年 黄振财怀“超能力”+“钞能力” 

报道、摄影:林淑敏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热心殷商的资助下,吉粦华小全部6间课室都配上了新型精明教学系统。右四起是黄振财和廖书慧。(校方提供)

既要有体力上的“超能力”,也得有能找钱的“钞能力”,彷佛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学校软硬体常常需要维修,钱不够用,却又是华小屡见不鲜的问题。所以愿意义务肩负重任,守护华教的热心人,是真的难能可贵。

ADVERTISEMENT

乌雪县董事长黄振财(67岁)坦言,他在2012年就是因为苦无人接手,才被推上了台,结果一撑就是12年。

“没有办法,本校创校于1931年,是吉粦唯一的华校,连家严黄关庆亦是毕业生,我不能置之不理。”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黄振财坦言,教育部批准重建篮球场,让他放下心头大石,因为终于可以向广大的捐款人交待了。
厚著脸皮到处去募捐

遇到学校有事,例如校舍破烂漏水淹水,需要5位数的维修经费和资助学生的课外活动时,董事长不仅随传随到,半夜也得爬起身来看灾情,还得厚著脸皮到处去募捐。

他说:“为了学校,为了孩子,就要脸皮厚厚,不论走多少路,想多少法子,都得去把钱找回来。”

好在大家也知道黄振财尽心尽力为华校,所以虽然董事部阮囊羞涩,但在各方包括私人企业和华社的资助下,如今全校6间课室都难能可贵的配上了新型精明教学系统,孩子的学习器材丝毫不比城市学校逊色。

此外,图书馆、音乐室电脑室、辅导室、生活技能与科学室等应有俱有,可谓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也印证了华社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

尤有胜者,因为是只有92名学生的微小,学子的利益更受保障。比如,音乐课上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乐器。这点与某些城市区人口密集的学校因为一班多达数十人,器材不足而需要轮流学习的无奈大相迳庭。

黄振财透露,吉粦华小一班最多十余人,有些仅8至9人,意味著老师能给予学生高度关注。

“我很感激老师,他们不辞劳苦来到乡区陪伴学生成长,对孩子的家境可说是了如指掌,明白他们最需要什么,让孩子的学习生涯充满关爱和笑声,这是微小的优势。所以老师的要求,只要能力所及董事部都会全力满足,回报他们对华教的热情。”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在董事部的悉心照料下,历史悠久的吉粦华小整洁美观、绿草如茵。
人数少“钱不够用”

不过,学生人数少,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不够用”。主要是学生一人一年20令吉的年捐赞助人不多,不到60人。

“每人20令吉,我们一年最多也只收到1200令吉,但各种活动如教师节、儿童节、新春团拜及校外比赛的车马膳食费等开销,每年至少1万5000令吉。”

相距超过10倍的开销,除了要不停的找钱,也得靠董事部去精打细算,物尽其用。

黄振财说,过去12年他奉行学术开销为先、维修自己来的政策。

“孩子上课和学习的器材要先备下,硬体建设上的维修自己买料再找承包商洽谈,能砍多少价就砍多少,简单的就自己动手,省下一分算一分。”

他说,也有很多热心的承包商,知道他是为华校做事,往往只收取成本。

“这让我感觉华校是永不凋零的,在默默守护的热心人很多。”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董事长深受老师的爱戴,在采访时纷纷与他合照。左起是原住民籍老师伊丽珊查、黄佩君师、吴巧蔧副校长、梁慧敏师、黄振财、黄耀民校长及林月燕师。
属半津贴华小 获拨款减缓开销负担

由于吉粦是半津贴华小,不时获得雪州和中央政府拨款资助,也大大减缓董事部的经济压力。

“所以我们每一年都开开心心的过,从不愁眉苦脸。”

他表示,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吉粦华小的未来大计包括有打造文物与校史馆、提升图书馆、为礼堂和由于年久而经常爆裂的课室铺设地砖、添购礼堂的音响系统、重新粉刷学校围墙、D座校舍的屋顶、学前班和科学室的木门,以及部份厕所需要维修。

“我也希望能为孩子建造跳远和铅球运动的场地,让他们尽情在校内玩耍。”

他透露,目前全校学生有华裔52人、巫裔21人、印裔15人,原住民是4人。

“今年非华裔生高达43%;但情况会在明年有逆转,因为一年纪新生人数有9位,当中华裔仅有4人,非华裔是5人,占了55%。”

“尽管如此,但我崇尚有教无类,只要我仍有力气,会一视同仁,全力守护每个学生。”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距离校舍约只有15呎的篮球场,无人知道它竟原本是淡小的建校保留地。
重建有盖一波三折

黄振财表示,如今吉粦华小最大的挑战,是重建所费不赀的有盖篮球场,让学生即使刮风下雨,也能有奔跑和召开周会的场所。

“篮球场是校内唯一的运动场所,多年来因为没有顶盖,学生都是在烈阳底下活动。”

他指出,为校内篮球场加上顶盖的50万令吉工程经费,是在2016年由星洲日报和海鸥基金联合主办的爱华教义演中,得到各界善长仁翁的鼎力支持而筹足,但却因为校地出现问题而一波三折,延至今日方能如愿动土。

“原有篮球场便建在距离校舍约15呎的空地上,故而无人联想到它在教育部的档案中竟是淡小保留地,这是当年虽有经费,但却迟迟无法动工的主要原因。后来,在时任乌雪国会议员廖书慧的奔走和协助下,成功将淡小保留地转为本校校地。”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在校地于2023年从淡小保留地转换成功,成为吉粦华小校地后,学校象征式的举行了动土礼,以告知各界工程迎来了转机。左五起为廖书慧和黄振财。右六是代表李继香出席的行动党市议员刘玥伶。(校方提供)

“原以为问题迎刃而解后,便可立即动工,不料又遇上冠病疫情肆虐,以致拖延至今。”

黄振财表示,自工程被教育局以校地问题驳回后,成了他的心头大石。

“无数个夜晚我寝食难安,深感无颜面对捐款人,不知如何向大家解释。”

尚不敷25万 明年再度筹款

“所幸,经历了5任校长、廖书慧、行动党新古毛前后两名州议员即李继香和彭小桃等各界的帮忙,学校在今年10月获得教育局批准,可以大兴土木了。”

“但当年所筹的50万,在百物腾涨的8年后已远有不足,预计尚有25万令吉的不敷之数。有鉴于此我们计划在明年再度展开筹款活动,一鼓作气的把有盖篮球场建起来,了此心愿。届时,深盼需要华社再度支持,与我们共同守护华校。”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校内图书馆虽然藏书不多,但却明窗净几,处处都透露著用心。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音乐室内的器材不多,但每名学生都能分配到乐器。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课室地面因为年久已多次爆裂,留下修补的痕迹,董事部有意重铺地砖,以免学生被绊倒。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各族师生会在春节时“捞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谊。(校方提供)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各族学生在人数不多的学校内,更易交上好朋友。(校方提供)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校园内的蓝天白云,配上地面的绿意盈然,确实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学生在老师的谆谆善诱下,认真的学习如何回收物品,从小便培养起保护地球的意识。
(9/12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14图
虽是学生人数不多的微型华校,但吉粦华小也十分讲究“仪式感”,会跟著节日变换校内摆设,让各族学生都能感受到不同佳节的氛围。(校方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