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宗求同 | 巴生联合庙“圆顶”独特 不止拜拿督公 还有大伯公 虎爷……




巴生联合庙“圆顶”建筑设计,成市区一道独特景观!
屹立在巴生黄梨路(Jalan Nanas)的巴生联合庙,主要是供奉拿督公的庙宇,不过路过的民众都会被其独特的外观,即建筑上方的圆顶结构吸引。
ADVERTISEMENT
据了解,即便获得政府的批准和注册,联合庙的建筑结构在多年前曾引起争议,险遭拆除,所幸最终成功保留下来,一直屹立迄今。
巴生联合庙不仅是信徒膜拜的地方,也成为许多外地信徒和旅客闻名而来,一目睹其风采的景点。
联合庙超过百年历史
巴生联合庙庙主兼乩童苏进发(65岁)受访时指出,联合庙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不排除是在1910年初期就已设立,不过正式成立则是在1964年。
他说,以前黄梨路这一地带都是板屋,叫“椰脚”,庙址地带出现土堆,有人看到白衣白帽“哪督亚依亚沙加拉曼”(Dato Haji Asar Karman)的身影,于是开始在这里供奉拿督公。
“随着信徒越来越多,乩童与信徒就开始在这里搭建简陋的亚答神庙,以供奉拿督公,后来在50年代左右,成立委员以推动和管理庙务,过后将亚答的神庙改成白锌屋。”
他说,当时的委员会与庙主在善信支持下,取得地主池龙的同意,于1964年重建该庙成为现在的庙宇(之后有经过整修),当年还获得副首相政务次长曾永森主持开幕礼。
“我也不清楚为何此建筑设计会获得政府批准,或许是拿督公显灵,而且建好后的70、80年代,屡次遭到争议,还被怀疑合法性,甚至被要求拆庙,所幸一直都被保留迄今。”

他说,也有传闻指每次神庙要被拆除时,对方就会因生病而无法施工。至于为何当初会有此建筑的构思,他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强调联合庙是合法的神庙。

除了拿督公 还有各方神明
苏进发指出,此庙取名为联合庙,主要是庙内除了供奉拿督公外,也供奉数尊不同的神明。
他说,除了主神之外,还有“哪督敦木沙发”(Datuk Tun Musafah)”、“哪督其利”(Datuk Kiri)及“哪督干南”(Datuk Kanan),其余的神明还有大伯公、观音、虎爷及太岁爷。
“早期只有拿督公、大伯公及虎爷,今年才有观音和太岁爷,让信徒膜拜。”

他说,不少信徒要求到此“卸下”太岁,碰巧今年有位师傅将太岁爷符请到这里,后来又有人将太岁爷神像放在此,所以联合庙就有了太岁爷。
“观音神像也是一样的情况,也是有人将神像放在这里,之后信徒就开始供奉。”
他说,不过供奉大伯公和虎爷宫的空间太小,等待热心的善信捐款购买更大的神台,以摆放神像。
“我们很感谢善心们给予支持,在2022年的时候拨款给神庙安装屋顶和购买橱柜。”
苏进发:20岁受训当乩童
“我是巴生联合庙第3代乩童,而我哥哥的孩子则为第4代接班人。”
苏进发表示,他的爷爷是第一代的乩童,原本是华人神的乩童,后来“椰脚”有了拿督公后,他也开始当了拿督公乩童,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20岁就开始训练和学习,一直在联合庙当乩童迄今,提供信徒问事服务,如有关事业、身体状况等,但我也有年纪了,所以现在慢慢地交给我哥哥的儿子。”

他说,信徒多数是生意人,但也有一半的信徒来询问身体状况,当然信徒都有来自各地,但还是巴生居多。
“也有来自槟城的信徒梦见‘圆顶’设计拿督公庙,于是上网搜查资料后,特地驱车前来膜拜。”
联合庙常从事慈善活动
另一方面,苏进发指出,巴生联合庙不只是膜拜的场所,也经常从事慈善活动,捐款给学校或是慈善团体。
他说,这些团体如巴生天缘道堂老年之家、巴生滨海华人积善堂老人院、莲花生慈爱之家孤儿院等。
“理事会也有购买一间店屋,外租收取租金,以便维持庙宇的开销,同时也可从事一些慈善的工作。”
庙名 | 巴生联合庙 (Klang Lian He Temple) |
地址 | Lot 385, Jalan Nanas, Kawasan 18, 41400 Klang, Selangor. |
开放时间 |
1. 每逢星期五、初一和十五(早上7时至下午7时,问事时间早上7时开始) 2.每逢星期日(早上9时至下午3时) |
巴生联合庙
年份:1910年设立,1964年成立,至今114年
主神:拿督公哪督亚依亚沙加拉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