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会观点

|
发布: 2:16pm 05/03/2024

弱势群体

慈善团体

慈善

慈善机构

弱势群体

慈善团体

慈善

慈善机构

莊舜婷·慈善是做給別人看的?

作者:庄舜婷(本报记者)

團體在實踐中是否偏離了其最初的本意,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我曾在過去採訪過大大小小各種慈善活動。我發現,不同的慈善團體在推行和實踐慈善工作時會有不一樣的操作。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有註冊的非政府組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組織規模的擴大,可能會不自覺地陷入注重儀式流程而忽略對真正問題的深入理解和解決。

慈善團體的初衷應該是為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緩解社會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首先,一些慈善機構因受到自身資金管理和章程規定的束縛,導致他們須完成資金使用和活動報告等,而忽視對項目實際效果。這樣一來,慈善團體可能會陷入“為了程序而程序”的困境,失去對於真正幫助受益人的初心。

其次,一些慈善機構可能會受到公眾關注和媒體報道的影響,過度追求形象和聲譽,而忽略活動本質。他們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公關宣傳和形象塑造上,忽視幫助弱勢群體的首要任務。

甚至有一些慈善機構可能會受到管理層和領導層的個人利益和政治考量的影響,舉辦一個為維護自身利益和地位,利用弱勢群體來造勢。

我也看過慈善團體和贊助商等人,為了等待貴賓一起拍照,竟讓樂齡人士和障友在烈日當空下排隊幾小時等候領取物資,令排隊的受惠者怨聲載道。

為了避免慈善團體偏離本意,我有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慈善機構應該始終將受惠者放在首位,關注他們的需求和利益,努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支持。其次,慈善機構應該建立數據化的評估機制,定期對活動的實施效果和社會影響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方案。

最後,慈善機構應該建立健康透明的內部管理機制,確保決策的公正和透明,防止個人利益和政治考量對其團體工作的干擾和影響。

慈善團體在實踐中偏離本意的情況並不罕見,但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評估機制,以及保持對受惠者的關注,將可避免和解決有關問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