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种灵法宫十二英里盂兰胜会晚宴
(蒲种11日讯)蒲种华团联合会会长高祥威表示,中元节不是“拜鬼”,而是为纪念先贤贡献,传承文化;同时又能回馈社会,并且宣扬孝道。
他昨晚在蒲种新明华小进行的蒲种灵法宫十二英里工业区第八届盂兰胜会平安晚宴上致词时,希望通过中元节盂兰胜会告诉年轻一代,了解盂兰胜会背后的意义。
ADVERTISEMENT
他说,大马华人在传承文化上如此积极,就是为了确保下一代能够拥有名字,受到母语教育。
他指出,蒲种数社团当年成立盂兰胜会联谊会,旨在能让全体蒲种人参与盂兰胜会,同时也为在财务上进行节省,以便资金可以回到区内的华文学校。

黄金福:平安宴筵开130席
大会主席黄金福表示,蒲种灵法宫十二英里工业区举行第八届的盂兰胜会平安晚宴,筵开130席。
他感谢筹委会成员努力促成活动,以及各界的支持,使得蒲种灵法宫可以继续维护和支持母语教育发展,同时也帮助弱势团体。
大会在现场移交2万3000令吉的捐款予蒲种区多所学校及慈善机构,其中受惠的包括获5000令吉捐款的蒲种新明华小、各获2000令吉捐款的汉民华小、益智华小、深静(哈古乐)华小、竞智华小、培明华小、蒲种山庄国中B校及卡斯菲(Castlefield)淡小。

而4个各获1000令吉慈善基金的受惠慈善机构则包括得胜之家、自立精彩发展协会、菩提之家及大马大爱脑伤症儿童基金协会。
大会也竞标13样福品,其中三样福品作为筹募蒲种培明华小建校基金,蒲种竞智华小筹募三层综合楼基金,以及蒲种汉民华小筹建三层行政楼基金。

黄基全:推动国家未来发展
梳邦国会议员黄基全表示,在来临的国会中,他们将会讨论第12大马计划,以推动国家未来5年发展;至于10月的国会中,则将在10月13日提呈2024年国家财政预算案,并相信在11月份,国家经济和政治都会在正轨上,且有正面的反响。
“在来临的20日,我也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前往中国北京、天津和上海5天,以观察当地的经济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再视情况是否需要拟定新的政策来协助中方。”
他在现场移交8000令吉拨款给蒲种十二英里工业区盂兰胜会。
阿巴斯2千拨灵法宫
斯里沙登候任州议员阿巴斯沙理米也在现场宣布拨款2000令吉给蒲种灵法宫。
他感谢选民们在过去的州选中给予他和希盟支持,以稳住雪州的政权,并承诺他将会尽自己所能服务斯里沙登选民,特别是兑现自己在州选期间提到的永续社区概念,其中3大要素包括关注区内教育、卫生和安全。

黄思汉:传承华人信仰文化
雪州行政议员兼金銮区候任州议员黄思汉说,今年大部分中元节盂兰胜会已经恢复成疫情前的盛况,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证明商家民众愿意继续出钱出力来支持华人的信仰和文化,使其能够得到传承。
杨美盈:好政策推动经济
至于蒲种国会议员杨美盈则说,国家要得到好的资源就必须要有好的经济政策,而我国政府在近期也推行能源转型政策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这都是为了让我国有个稳定和亲商的政策,以便有更多的外资来马,为我国带来现金、技术和经商经验。
出席者尚包括蒲种灵法宫主席叶添福、巴生港务局主席欧阳捍华、梳邦再也市议员叶国荣、刘耀璇、民政党蒲种区部主席赵志刚、蒲种灵法宫十二英里盂兰胜会副主席侯建顺、刘乙媚,法会主任陈秋华,蒲种培明华小建校委员会主席彭康贤、蒲种汉民华小董事长翁宝山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坐落在巴生河岸的柴埕,早年不仅是巴生木炭、纸扎和檀香制作的核心地带,更是华人民俗宗教文化的“瑰宝”之地。
在这一片不大的区域内竟汇聚了十多间庙宇,其中镇海宫天后圣母庙(妈祖庙)更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庙宇之一!
拥有65年历史的镇海宫,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与不懈努力,重建工程于去年顺利竣工。如今,这座巍峨壮丽、神圣庄严的庙宇,已成为巴生柴埕的宗教文化新地标。
镇海宫未来将进一步设“妈祖文化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续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李佩云:海潮上升发起重建
镇海宫财政兼妈祖童身李佩云接受本报《异宗求同》访问时表示,镇海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据当地老一辈的说法,柴埕一名女子在一次起乩中提到妈祖娘娘希望“上岸”。
她说,随后居民发现一尊供奉在船舱内的妈祖神像被河水浸泡,于是建起一座小庙,将妈祖神像请上岸供奉,为附近木业工人和居民提供祈福膜拜的场所。
她指出,镇海宫最初由其祖父李金水与祖母负责打理,那时庙宇仅是一间简陋的小庙。
“我的父亲李和双于70年代接手打理庙宇后,并于1987年重建成洋灰的庙宇。”
筹款过程非常不易
不过,李佩云指出,镇海宫所在之处是填土区,并且毗邻巴生河,近几年会面对大涨潮淹水问题。


她说,大涨潮虽未淹进庙宇,但眼见海潮逐年提高,为免日后被波及,理事会也在2016年发起重建庙宇计划。
她表示,理事会需要筹募800万令吉兴建两层楼的庙宇,惟筹款过程并非常不易,加上前几年遇到疫情阻扰,因此重建庙宇工程于去年10月才完工,正式迁入新庙。
“目前主庙已完成,但我们还是拖欠100万令吉建筑费,而且未来我们还要筹款建钟楼和鼓楼,接下来还有大尊观音像和28呎高的妈祖像。”
汉白玉妈祖高达9呎
扩建后的镇海宫焕然一新,庙宇的二楼为内殿,主殿供奉一尊高达9呎的汉白玉妈祖神像,非常庄严!
除了妈祖神像,殿内还有供奉观音、王母娘娘、水尾娘娘、军府二王爷、千里眼及顺风耳等神像。
李佩云不讳言,为了重建庙宇,她不惜耗费许多时间走遍海内外妈祖庙和友庙进行参考。
逢下雨龙嘴能“吐水”
她说,该庙宇最特别的是内殿忠有栩栩如生的“龙柱”,每当下雨时,龙嘴就能“吐水”。
“有信徒还因此认为这是非常圣神的水,特地装桶拿回家冲凉。”
李佩云指出,庙前的景观设计别具匠心,包括2呎高的妈祖肖像站立于船上、四海龙王柱,并且还在梯阶中间打造地龙雕塑及9枚龙珠。
她说,该庙宇的前方,即河岸也将设有许愿树和放生亭,同时未来也将计划竖立一尊高达28呎的妈祖塑像。
将打造“妈祖文化馆”
庙宇底层设有大型活动空间,镇海宫未来将打造成“妈祖文化馆”。
李佩云说,妈祖文化馆未来将珍藏从湄洲祖庙引进的妈祖相关书刊,并陈列由中国画家绘制的50幅妈祖七彩画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妈祖的传说与精神。
“我们希望让善信到镇海宫时,也能一并参观妈祖文化馆,继而深入了解妈祖的生平事迹与妈祖传承的精神。”
陈德隆:理事积极办慈善活动
镇海宫主席主席陈德隆则表示,妈祖一向教诲善信要“立德、行善、大爱”,理事会因此积极举办慈善活动,以援助社会所需家庭。
他说,除了会分发日常所需食品给贫困家庭,还会在每逢初一和十五,煮食分发给老人院和孤儿院。
“在冠病疫情期间,理事会也曾发动捐助氧气机给政府医院。”
策划提倡孝道精神活动
陈德隆指出,妈祖也非常重视孝道,因此该庙宇未来也会策划提倡孝道精神的活动。
“妈祖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希望举办的活动能促进亲子关系,能带动孩子与父母互动。”
他说,由于时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家庭都面对父母与小孩沟通不足问题,因此理事会希望借以举办的活动,让社会重新关注孝道问题,减少家庭问题。
另外,他指出,理事会未来也期望能成立教育基金,援助更多有需要的莘莘学子。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