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詩傑‧75歲‧哥打峇魯人‧退休校長
2017年是我的人生轉折點,因為找到了陪伴我餘生的愛好“sketchwalk(到處速寫)”。
我要感恩“Urban Sketcher KL”的KC LEE老師點燃了我心中的火種,我也要感恩劉挺壯,我的啟蒙速寫老師。
ADVERTISEMENT

今年3月我開始上U3A(第三年齡大學)主辦的兩項網絡課程,水彩和水墨畫,學習正確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幫助我今後的畫作,尤其是水彩調色和用色,以及水墨的簡化構圖。我完全是靠自學畫畫,而我的作畫方式一直都是“line and wash,希望上課之後能引入墨彩技巧。
從小就喜歡塗鴉,也因為母親是裁縫,她縫製娘惹裝時,中學生的我幫母親設計衣服的圖案和花邊,算是我的基礎。

不過,我一直是理科生,上了大學也念理科,1973年出來教書到2004年退休,又到師訓學院教學,同時參與社團工作,就這樣,幾十年都沒接觸畫畫。一直到了2017年,一次偶然的假期來到吉隆坡,週末看到一群人坐在五角街作畫被吸引過去,而認識了在現場指導人們畫著建築物的KC LEE。
那年我69歲,體力走下坡了,心裡萌生退出社團的念頭,尋找自己喜歡的活動,而KC Lee也願意到吉蘭丹協助組織到處速寫活動,返丹與時任吉蘭丹中華獨中的美術老師劉挺壯提起此事,也正中他下懷。後來,阿茲南老師和攝影師吳志明也加入,咱4人就成立了“Sketch Walk KB”。
我比較喜歡接近大自然,對荷花和老樹有特別偏愛,也許是它們激起了我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走到郊外與大自然交流,印證人生與大自然其實脫離不了關係,也在此時聯想到人生的經歷,並反思生活。
因為一直以來都在自學,不太注重傳統美術理論,我也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所以,老師將我歸類為“naive art(樸素派)”,質樸藝術人生,沒有壓力,對我而言,作畫的當下更重要。如果你問我最喜歡自己的哪一幅作品,我的答案是:下一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14日讯)由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文化组主办的“艺术交流之旅”圆满落幕。
这项星洲日报为媒体伙伴的活动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参与,包括文化组例常班水墨画班学员以及文化组组委,共同见证一场充满艺术魅力的盛会。
活动地点设在马来西亚美术家协会总会长朱绍瑛的画廊,不仅展示朱绍瑛的经典画作,还特别展出水墨画班学员在例常班中以“生命的果实”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全面展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成果。
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构图与精湛的技法,赢得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在互动环节中,学员热情地分享各自的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这些分享让在场所有人更深入地了解水墨画创作的内涵,也激发艺术爱好者的兴趣与共鸣。
活动当天,朱绍瑛也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与艺术理念,启发参与者对于水墨画与 艺术的更深层次理解。
出席者包括马来亚大学亚洲艺术博物馆行政助理吉达、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执委会主席蔡亨汶及文化组组长翁科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