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爸因疑是中風而從X醫院乘坐救護車來到馬大醫藥中心急診室後,不一會兒,急診室醫生Dr Wendy Ong便打給我彙報我爸的情況。
ADVERTISEMENT
“蘇醫生,我是Dr Wendy。你爸的救護車是不是去錯醫院了?因為我看到X醫院的轉介信是寫給Y醫院的腦科醫生。救護車應該要運送到Y醫院才對啊,怎麼會送到我們這裡來呢?不過沒關係,既然來了,我們都會看診。我們懷疑你爸的暈和噁心是耳水不平衡或中風跡象。我們已經嘗試給予耳水不平衡的藥物治療,但沒辦法改善他的病情。然後檢查也發現你爸的眼睛有旋轉性眼球震顫、右側過指試驗有異常和龍伯格測驗呈陽性,這些都小腦中風的跡象。所以我們正在幫他抽血檢驗以及安排腦部斷層掃描來排除腦部血管破裂或中風的可能性。蘇醫生,你有什麼疑問嗎?”
與之前X醫院的急診室醫生相比,Dr Wendy不但對我爸檢查得很詳細,且非常有耐心地向我彙報病情。體會到馬大醫藥中心醫生那麼棒的服務,我深感慶幸沒有做錯送我爸到這家醫院的選擇。
一小時後,血液報告與腦部掃描報告都出來了。令人詫異的是——驗血指數與掃描報告全部都正常!
儘管一切檢驗都正常,但由於我爸還是感到頭昏噁心,內科醫生決定當作中風來治療,讓他入住腦科病房,並安排更進一步的腦部/腦血管磁共振成影(MRI/MRA)掃描。可惜當時病房已滿,我爸必須在急診室過夜,直到有床位為止。
雖然在私人醫院可以立即安排到MRI/MRA掃描,但政府醫院一般都要等2至3個月才能拿到預約,除非醫院的實習醫生願意幫忙爭取,才可有機會得到更早的排期。
以上就是我父親第一天疑是中風住院的經歷。儘管經過一番折騰,在馬大醫藥中心最後的診斷和X醫院的結果雷同。不過在馬大醫藥中心,我們是一步一腳印地為病人細心檢查一番後,再列出一道道鑑別診斷,然後才做進一步的血液檢驗與掃描來排除與確認診斷。
反之,省略其步驟而直接進行掃描或許來得快,但假如病因只是簡單的血糖過低,進行掃描不但浪費金錢與資源,還要讓病人面對不必要的輻射與面對色素敏感與腎衰竭的風險。而且倘若掃描報告正常時,大多專科醫生就會告訴病人該症狀事不關己,然後要麼把問題丟回給病人與家屬去研究與摸索,要麼就轉介去別的專科另請高謀。
很多時候,病人與家屬看了很多醫生,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到底在醫什麼。因此我個人鼓勵一步一腳印,做好基本的病史採集(history taking)與體檢,鑑定問題後才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看相關的專科醫生。
當我在面對X醫院急診室醫生的壓迫抉擇及家人們不安的催促決定時,我的手都不自主地顫抖起來,深怕會做錯讓自己內疚一輩子的決定;也因為壓力,讓當時身在東馬的我也無法專注工作,只能不斷向我醫院的病人和同事道歉;也非常感謝我的上司讓我可以請緊急假(EL), 讓我得以更專注地跟進我爸的情況與安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