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16日讯)你是“垃圾虫”吗?小心被盯上!
基于巴生市议会的目标是在今年内争取升格为市,因此市议会目前正积极提升民生服务和各项条件,以便能如愿升格为市,迈向更宜居城市的目标前进。
ADVERTISEMENT
虽然巴生贵为皇城,亦是雪州旧首府,拥有历史悠久的景点和美食,是个值得被推广的旅游胜地;可是因为垃圾问题,却玷污了盛名,“垃圾城”污名一直除不去。
为了不让垃圾问题成为市议会升格为市的绊脚石,因此市议会从年初便展开取缔“垃圾虫”行动(Ops Kutu Sampah)。
不定时派员取缔“垃圾虫”
巴生市议会公关小组主任诺菲查向《大都会》社区报记者指出,市议会如今正朝迈向升格为市的目标前进,因此,市议会将不定时派员展开取缔“垃圾虫”行动。
“我们要教育民众不要随手乱丢垃圾,毕竟积少成多,小垃圾也足以破坏环境卫生,影响市容。”
她表示,市议会有权援引2007年地方政府法令(巴生市议会)垃圾丢弃、收集及处理附属法令(PPPS),开出最高1000令吉罚单。

她表示,但凡透过交通工具运载垃圾的“垃圾虫”,在地方政府法令第133法令47(1)(a)条文之下,可被罚款高达250令吉。

或调高罚款数额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改善区内环境卫生力度,市议会从2006年开始便成立便衣执法人员,前往垃圾黑区展开巡视的工作,若在场看见“垃圾虫”丢垃圾,执法人员则会“当场捉、当场罚”,一旦人赃俱获“垃圾虫”会被罚款10令吉。
诺菲查表示,这项行动主要是为了教育民众保持环境卫生,改变随地乱丢垃圾的坏习惯,惟10令吉的罚款数额不高,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近日,市议会小组成员商议或将罚款数额,调整30至50令吉,但目前仍在商讨阶段。”
她说,至今,仍有很多民众习惯随手乱丢垃圾,包括烟蒂、纸巾、糖果纸、零食包装袋等,这都足以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
她补充,住宅区居民也需要自备垃圾桶,妥善处理住家垃圾,而商家及民众必须与地方政府合作,以便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确保各自地区没有垃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