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林俊銘,是安邦喜悅滑雞飯的小老闆,人稱雞飯仔。
他的雞飯檔很火,上午9時開檔,中午前肯定賣完,有時才一個半小時,數十隻雞已全部售罄,你若遲到,明天請早。
ADVERTISEMENT
林俊銘15歲時就出來打拼,少年時期做過裝修;17歲就入行學廚,從廚房內最小的學徒做起,最後安排在燒臘部門,他的履歷表上也服務過多家大酒樓和連鎖集團。這兩年來因為疫情這一波接一波的來,大大打擊酒樓生意,連帶也影響後廚。
他坦言,當時公司扣薪,儘管理解,但仍感前途茫茫,最後選擇離開,憑藉著12年在酒樓燒臘部工作的經驗,在安邦落腳開雞飯檔。
“當時只考慮到要生存,什麼都要做,而雞飯是哪都有,哪都能吃到的,我就選擇做不一樣的去骨滑雞飯。”
確實,這裡只做白雞,其他燒臘料有一兩隻燒鴨和燒腸,另有一小鍋滷料有豆乾和雞蛋。
他把從前學到的一手拆骨本事,運用在滑雞飯上,無論要求什麼部位,滑雞全部去骨,淋上特調豉油、芫荽、炸酥蔥,配菜還有醃黃瓜,加上當天煲的一大鍋老火湯,就是很讚的套餐。
為什麼這碟雞飯會這麼火?我也有疑問,於是我點了一碟“四寶飯”─雞胸、鴨胸、滷豆包、雞肝,希望找到答案;滑雞去骨後嫰滑,皮彈爽,沒少吊起來過幾遍冷水,使其皮緊緻,酸醋辣醬讓蒜泥拌入也很對味,加上很少有雞飯檔供應的醃黃瓜,酸脆且不甜,正好解膩,從配料例湯都做得很有誠意,這讓懶人如我能輕鬆地“食雞唔𦧲骨”,就覺是恩物。
礙於只有一個人做,無法分身,後廚設備也有限制,所以林俊銘每天出爐滑雞數量也是有限,賣完兩輪出爐滑雞就收攤。
其實,雞飯是再普遍不過的選擇,隨便走進每一個小區的茶室都能找到,雞飯仔能殺出重圍,我想原因還是重細節,從配菜醬料例湯等都給出誠意,你若站在檔口前看過他仔細去骨的模樣,大概也能明白。
疫情下聽過很多創業轉型的故事,我坐看著人龍不斷,喝著很多人打包帶走的例湯,領悟到最簡單的東西,若每天重複做、專心做、歡喜做……也許,真的只是也許,你也能成為一箇中午前就下班的快樂雞飯仔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