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开讲:刘以柔律师
ADVERTISEMENT
随着网购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方式。冠病疫情的爆发,使得直播这种新的经济形态逐渐变成一种常规形态。
但这种带货模式下的种种消费陷阱,如卖假货、虚假折扣等也让人担忧。
今天,我们将对网络直播带货的法律风险,逐一进行分析。
如果直播带货是替商家宣传商品并因此获利,宣传的内容则应当受到广告法规制。我国“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内容准则”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如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曾获荣誉等信息,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作推荐,应当依据事实符合准则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作推荐、证明。
如果主播推荐的商品涉及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消费者损害,如食物中毒、产品发生爆炸伤及人身等,即使主播对产品质量问题并不知情,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或须承担刑事风险
所以,主播必须谨慎筛选推销的商品,应当选择信誉、质量、服务都有保证的品牌合作方,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要知道,倘若违反我国“多媒体通讯和法令准则”,一旦罪成,面对的刑罚是罚款不超过5万令吉。
还有,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无论是作为经营者,还是接受品牌商的委托,均不得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
根据刑事法典第409-502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者,必须承担刑事风险。因此,直播带货并不能仅凭借一副好口才,身上肩负的法律责任仍需重视。
注意3点保障权益
双十一虽然过去了,但购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日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在直播间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以最大的限度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1)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
直播带货常见的营销手段就是利用时间节点的紧迫性,夸张优惠差价,加之直播互动加剧“跟风”购物心理,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刺激性冲动消费。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先确定购物清单,避免冲动消费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下单前可以向主播询问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全面浏览商品评价、历史价格和功能表述,必要时还可以咨询客服,切勿盲目跟风购买。
2)选择正规平台,保障财产安全
要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其中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并在平台链接内下单。下单前可以浏览历史直播记录,查看该主播有无违规行为。
如果碰到要求消费者在平台外,通过别个管道或户口号码转账付款交易的情况,双方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几率会非常高。
3)保存证据,依法维权
消费者除了在购物过程中仔细向主播询问目标商品的各项参数、了解商家售后服务规则(尤其是退货、换货规则)外,购物后还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付款记录等相关证据。
遇到问题首先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最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无论是民众还是官方平台,都必须非常重视直播带货的法律风险,在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千万不要为了增加流量获取利益,而触犯法律的红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