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2日訊)巴生3家食店做生意賺錢之餘,卻罔顧環境衛生,違規排放大量廚餘油汙進入後巷溝渠,形成厚實油垢,導致水流不通,後巷路面也長期被油汙浸泡壞,破壞公共設施。
巴生聖淘沙花園居民不滿此舉或是造成當地水災的元兇之一,憤而向巴生市議會作出舉報。
ADVERTISEMENT
市議會執法人員上週五(8月27日)首度上門檢查,對其中一家食店開出罰單,並在今午經居民要求展開二度執法,對在同條路的另2家食店開出各250令吉罰單,諭令3名華裔店家須在期限內復原被破壞和汙染的公共設施。

溝塞沒改善 居民再舉報
由於第一輪執法後,商店後巷溝渠被油汙嚴重阻塞情況沒有獲得改善,居民今日再通過公正黨聖淘沙區州議員古納拉加反映,對涉及商家做出舉報,結果另2家涉及食店也被對付,共有3家華人食店接獲罰單。
古納拉加認為,由於涉及食店衛生,建議市議會衛生組派員檢查介入,以諭令店家必須照顧好飲食衛生,馬上把溝渠油汙清理乾淨,否則可關閉店家一定期限懲戒。

市會:冥頑不靈可吊銷執照
市議會環境衛生主任再利扎證實,市議會執法官員已在8月27日上午11時上門檢查,對位於聖淘沙花園羅弄拿督尤索夫沙布丁29A路的食店業者,開出了一張罰款額250令吉的罰單。
他說,執法官員援引1974年道路、溝渠及建築物法令(第133號法令)第47(1)(d)項條文,對違例商家開出把廚餘直接排入溝渠破壞環境罪名的罰單。
他指出,罰單闡明商家必須在9月9日前繳付罰款,否則市議會可依法採取法律行動。
再利扎披露,隨著今日再接獲居民投報,指商家沒有在接獲第一次罰單後迅速改善環境,他要求執法官員再度上門檢查,發現還有2家食店違規排放廚餘,當場開出各一張罰單給店家。
他強調,一旦發現接獲罰單的商家仍冥頑不靈,官員可開出第二張罰單,或交由市議會執照組考慮吊銷食店營業執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