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皮膚過敏的問題,尤其在食用了某些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後,就會引起過敏症狀。
為了避免外食的時候不小心誤食引起過敏的食物,易過敏體質的人可選擇自己下廚,絕對吃得健康又安全。
ADVERTISEMENT
本期《廚藝空間》邀請了善於烹飪的本地模特兒範傑(Jeffrey Fang),一起與讀者分享他的家常小菜,包括咕咾肉、清蒸石斑魚及雞蛋炒素菜。同時,範傑也與大家分享他曾經歷過的過敏症狀與故事。
範傑:對調味料蝦米過敏
說起範傑,或許大家並不熟悉這個名字。由於他的五官立體深邃,相貌更像外國人,因此他較少接到本地品牌的廣告,都以拍攝外國品牌的廣告為主。
範傑自中五畢業後,從柔佛州隻身前來吉隆坡深造,自此展開自力更生的獨居生活,也考驗著他自己的生活能力。
由於經常外食的開銷很大,為了省錢及健康,他開始了自己下廚的生活。
“不僅僅是因為在外用餐會吃下更多的味精,不太健康,也因為我的體質比較敏感,在吃的方面必須更加小心。”
他透露,他對一些調味料及食材過敏,特別是蝦米,然而,華人在烹飪的時候,許多料理都會加入蝦米來調味,讓他防不勝防。
“很多料理加入蝦米後,不留意去看也不會發現,尤其在炒四季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加入蝦米調味。我非常愛吃炒四季豆,因此很多時候我都會不小心誤食,導致皮膚過敏。”
曾誤食入院2周
範傑也表示,他很愛吃辣,但許多辣椒都有混入蝦米,讓他在外吃辣椒醬時,必須十分謹慎小心,讓他很無奈。
他也記得,曾有一次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加上食物中還有致其過敏的食材,讓他食物中毒及皮膚過敏,最後必須入院治療2個星期。
參考食譜改進廚藝
範傑說,雖然母親及哥哥都是從事飲食行業,善於烹飪,但他不會煮菜,他只好購買食譜來學習,慢慢改進自己的廚藝。
他表示,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都喜歡透過網上各種視頻來學習烹飪,但他認為網上的視頻進度太快、太趕,甚至有些步驟也沒有清楚說明,在學習的時候還需要不斷暫停很不方便,還不如食譜書那般一目瞭然,交代清楚。
範傑說,如今他依然有購買食譜書的習慣,偶爾也會翻閱電子書,不斷增進自己的廚藝,也學習新的料理。
他透露,疫情期間都待在家中,為了安全起見,三餐都自行下廚料理,但時間久了,自己也煮到怕了。
“沒辦法,最後我也是選擇偶爾叫外送,才不會那麼累。”
青蔥薑絲泡溫水去魚腥
在處理魚的部分,範傑也分享一個去除魚腥味的小妙招。
他表示,將青蔥絲與薑絲泡在溫水裡,慢慢捏至溫水的顏色變成淡淡的淺綠色,即表示青蔥絲與薑絲出味後,這小碗的溫水就可用來去除魚腥味。
他說,將蔥姜塞入魚肚裡醃製後,再把蔥姜溫水倒在魚身上,待蔥姜的味道滲入魚肉裡,就可去除魚腥味了。
“很多人會使用酒精來去除魚腥味,其實這做法是不對的,反而會加重魚腥味。”
咕咾肉炸2次脆口好吃
範傑提醒道,咕咾肉這道料理在進行炸豬肉的部分時,切記要炸過2次,豬肉才會顯得脆口好吃。他說,第一次炸肉的時候,只是讓豬肉能夠吸油;第二次翻炸才能夠達到脆口的效果。
他指出,部分人在炒菜之前,會先用熱水泡一泡蔬菜再炒,蔬菜會更快變軟,但他不想要讓蔬菜的營養流失,選擇在炒菜的最後,轉小火燜煮5分鐘,讓其漸漸變軟,味道與營養兼顧。
咕咾肉
材料:
豬背肉 200克
大蔥 1個(切塊)
黃瓜 1/3個(切塊)
番茄 1個(切塊)
紅色燈籠椒
青色燈籠椒
蒜片 2瓣
醬料:
番茄醬 5湯匙
辣椒醬 1湯匙
糖 1湯匙
鹽 1/2茶匙
溫水 50毫升
注:所有醬料與溫水拌勻至較黏稠的狀態
清蒸石斑魚
材料:
石斑魚 1條
薑片 適量
薑絲 適量
青蔥絲 適量
辣椒 適量
蘿蔔絲 適量
香菇 適量
蒜頭 4瓣(切碎)
醬料:
生抽 2湯匙
蠔油 1湯匙
魚露 2湯匙
雞蛋炒蔬菜
材料:(可依個人喜好來調整份量)
西蘭花 1/2個
花椰菜 少許
香菇 適量
蘿蔔 1/3個(切片)
紅燈籠椒 適量
綠燈籠椒 適量
雞蛋 2個(打散,煎好備用)
蒜米 3瓣
蠔油 1/2湯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