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堂食成酒樓“催命符” 巴生大酒樓倒剩不到5間




報道/張淑媚
(巴生31日訊)無論是行管令或有條件行管令,“不能堂食”成了酒樓的“催命符”,而巴生在過去一年至今,已經有數家酒樓靜悄悄地倒閉。屈指一算,區內還剩下不到5間大型酒樓,令人不勝唏噓!
ADVERTISEMENT
巴生酒樓原本寄望透過新年套餐和收工宴走出“寒冬”,惟第二波的行管令因不能堂食,直接把業者擊倒,使酒樓處境變得岌岌可危。
據知,一些業者甚至已提前進貨,應付臨時上門的收工酒顧客;無奈,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次不懂要如何“止血”了。
巴生區內的酒樓接二連三的倒閉或關閉不營業,從全盛時期的約10間大型酒樓,到如今只剩下不到5間。
有者言,若政府在這“非常時期”,還不盡快設法援助酒樓業,恐怕巴生酒樓就來站不住腳了;一旦全面關閉,以後巴生人只能到外圍區去出席宴會。
苦撐多時心灰意冷
巴生有眾多華校、商會、神廟及華團組織等,無形中推動巴生酒樓業發展,以提供與滿足各組織的各項慶典及聚餐需求。不過,自從冠病大爆發後,政府下令不能堂食、聚餐,酒樓業者開始無法承接訂單,在疫情下飽受摧殘及折磨,苦撐多時。
今年,疫情不但沒好轉反而變得嚴重,讓業者感到心灰意冷,積極地想方設法轉型求存,否則就被迫關門大吉了。
每年農曆新年,會有不少社團及公司到酒樓辦活動用餐,順道撈生,象徵年年大撈;可是,如今這一切對酒樓業者而言,都已成泡影。
部分業者轉型求存
有消息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透露,為了對抗冠病疫情,目前選擇暫時關閉的酒樓,有巴生皇廷大酒家和新蘭花園酒家,他們會在政府宣佈解除行管令或疫情好轉後,再另行通知。
至今,仍在市場上苦苦求存的,則有御善閣大酒家、風景園酒家及新樂福門酒家;部分業者在此時學習轉型,接受外賣訂餐服務,爭取生存。
收工宴訂單化泡影
受訪酒樓業者表示,過去一年,他們已撐得十分辛苦,在我國進入復原期行管令時,生意其實稍有好轉;豈料,如今迎來第二波行管令,直接把他們打回原形,再度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指出,其實他們已提前進貨,除了應付收工酒,也為新年套餐做準備。
他們說,以過去經驗而言,他們通常會提前進貨,不會選在最後一分鐘,以免價格流動,來貨就變得昂貴了。
他們坦言,之前,確有接獲一些公司或企業的收工宴訂單;惟隨著政府宣佈重啟行管令,這些訂單有些已作罷,或安排延期,化成泡影。

提供新年套餐外送自取服務
在農曆新年套餐方面,業者已做好不能堂食準備,因此業者只能以外帶、得來速(Drive-thru)或提供外送服務,將套餐送到顧客手中,顧客要自取也是可以。
業者表示,重啟行管令對巴生酒家而言是“致命”一擊,原本他們還盼透過收工宴、新年套餐賺錢,從中減少虧損;豈料,人算不如天算。
推料理包 業者觀點不同
在新常態下,有些酒樓業者為了求存,轉換經營方式和攻打研發冷凍料理包市場,希望能取得不俗反應,扳回一城。
不過,對於冷凍料理包,業者持不同觀點。有人認為,這是疫情下唯一的出路;有者則覺得,若要推料理包,需要與食品加工廠合作,才能生產更多料理包,以供應市場需求,或會增加開銷。
顧客猶豫是否訂團圓飯
新年不能聚,團圓飯吃不吃,民眾很是苦惱,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向酒樓或餐館預訂年菜或餐席!
業者表示,這期間確有顧客致電詢問新年套餐配套;惟因疫情關係,顧客搖擺不定;一方面也擔心預訂餐席後,依然無法堂食,這樣就失去與家人吃團圓飯的意義。
“我國疫情仍未受控,開放堂食看似遙遙無期;現在顧客都不敢先訂席,只能暫時擱置。若不能堂食的話,我們會建議顧客外帶新年套餐回家吃,一樣能團圓。”
然而,有者抱著樂觀態度說,過新年,吃團圓飯是少不了的,也是中華傳統文化。新年叫菜吃飯,是華裔最常見的傳統模式;儘管無法堂食,顧客仍可把料理帶回家吃,問題不大。

適量進貨見機行事
陳琝進(新樂福門酒家業者)
“為了應付來臨的新年套餐,酒家早於一個月前就訂購食材,所幸只是適量進貨,並沒進很多。如今食材已訂,能做多少是多少。眼看我國疫情已越變越嚴重,我本身也心知肚明,已有心理準備不能堂食。第二波行管令,對酒樓打擊很大,現在只能見機行事,面對未知的情況,走一步算一步。
為了生存,酒家也提供外送和外帶服務;新年套餐菜色,也有推出冷凍料理包,讓民眾在家中吃上一道美味年菜。新年套餐價格從788令吉起跳,為了方便顧客,我們也提供外送服務,自取也行。”

已擬方案應對
廖春發(御善閣酒家董事經理)
“政府落實第二波行管令,對酒樓業者來說是震撼彈;過去一年,酒樓已苦苦求存,這次像極對酒樓判處‘死刑’,幾乎斷了活路。為了應付酒樓推出的新年套餐,酒樓早已進入一批食材,現在說不能堂食,簡直叫人手足無措。可是,我們已擬定幾個方案來應對不能堂食這件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