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挠21日讯)少妇久病瘫痪在床两年,丈夫已失踪一年半,对年仅6岁的亲生儿子亦是不闻不问,让退休前任职清洁工人的六旬慈母掏出棺材本,承担庞大医药费和生活开销而以泪洗脸,守在床畔声声呼唤女儿快快好起来。
年仅35岁的少妇刘淑瑜(Liew Sook Yee),在2020年4月26日因久咳半年不愈,前往专科医院做检查时突然两度休克,心脏停顿导致脑部缺氧而变成神志清醒,但四肢难以动弹的“半植物人”,仅能靠喉管一天输入5次医用牛奶维持生命。
ADVERTISEMENT
更惨的是原本在新加坡当菜档助手的覃姓丈夫,在淑瑜发病半年后突然失联。在此之前他仅是分3次汇2600令吉、2100令吉和1600令吉回马便人间蒸发,连儿子所发的讯息也是已读不回,使不忍放弃女儿的闵莉清咬着牙,独力苦撑近两年。
星洲日报基金会是于今年1月接获闵莉清的申请,在经过审核与查实详情后,议决为刘淑瑜筹措2年共4万8000令吉的医疗与生活援助金,款项筹足后,会按月发放2000令吉,为他们解困。
母:肺积水延医加重病情 送院抢救 耗尽储蓄
丧偶和在双溪毛糯独居的闵莉清,在去年11月因颈椎神经受压,导致手脚麻痺而被迫退休。
她在退休前于甲洞慈济当兼职清洁工人,月入700令吉。
她在接受访问时指出,女儿最终被诊断为肺积水,因为延医太久而出事。
“2019年年杪她便开始咳嗽、身体变得肥肿和食不下咽。曾看了数位西医和中医,病情一直是时好时坏,验过血也查不出病因,而且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提及是肺部积水。”
她补充,在检查当日,女儿仍不停叫她放心,结果把她送到医院再赶去工作时,却接到护士的电话说女儿因休克而病危。女儿在私人医院抢救了3周,再转到吉隆坡中央医院救治一周,花了约12万令吉的医药费,但保险公司只赔了7万令吉。
“这次事故耗尽了我们的积蓄,在无法承担医药费也无力搬动淑瑜的情况下,我惟有将她转到万挠一家有医疗看护的疗养院,每月的费用是1600令吉。”

提公积金支付开销忧无法养老
她指出,女儿赖以维生的奶粉为95令吉一罐,每罐仅能维持3天,而且经销商指将会涨价。此外,其价值近300令吉喉管也必须每半年更换一次,她必须花数百令吉雇用私人救护车来接送她往返中央医院换管。
“在女婿突然失踪的一年多时间,我是提取本身的公积金支付开销,淑瑜的儿子覃伟升则被送往柔佛让我的长女咏娴扶养。”
她说,目前平均每隔3个月便需从公积金提款1万令吉,如今户头所剩无几,不仅无法养老,更担心付不出钱女儿会被赶出疗养院。
据了解,她所提取的金额可让她每月平均承担约3300令吉的开支,但在扣除了1600令吉的疗养费、1140令吉的奶粉费、140令吉的成人尿片、药物和住所的水电费约30令吉后,只剩下少于500令吉的饭钱和交通费,必须省衣节食度日。
此外,由于无法负担每次80令吉的颈椎病治疗费,她已暂停医病,以致病情加剧。

女婿狮城工作突失联
闵莉清表示,淑瑜和丈夫本同在新加坡工作,但在诞下伟升后因不舍得母子分离,而决定返马亲自扶养孩子。
“她回来后与我同住,在一家公司当客服人员,月入2200令吉。虽然分隔两地,但她每天都会与丈夫做视频通话,感情很好,我不知为何女婿会突然失联。”
她说,曾与亲家打听女婿的下落,被告知他们也毫无头绪。
“淑瑜虽然无法言语,但一听见儿子伟升的名字便会情绪激动,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甚至会掉泪。望着女儿卧病不起,我终于明白心如刀割是什么感觉。如今,我只求能够筹得足够的经费支付女儿的疗养院费用,让她有足够的时候康复起来便已老怀大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