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厝

来到仁嘉隆新村,你是否注意过从大道出口转弯处有个特别的老厝,还有一辆充满年代感的巴士? 放缓你的脚步,到满园文创艺术馆(Mansion 1969)感受艺术和美食的融合,在充满艺术生活和新村氛围的环境,享受特别的荤素美食之旅吧。 郑兆洺:创造本土文化空间 满园文创艺术馆创办人之一郑兆洺表示,满园文创艺术馆始的缘起是在2015年,他在东禅寺参与仁嘉隆新村老照片与文物的展览后,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将概念延伸,经筹备后在2016年初正式开张营业。 他说,满园文创艺术馆本身就是新村木屋,是创办人之一的徐威雄住过的老厝,房子由后者公公在1969年所建,新村发展起来后,家人也陆续迁出,老厝长期处于半荒废状态,直至他们想要创造一个本土华人文化艺术空间。 他提及,徐威雄的公公把屋子建得很里面,并采用四面坡屋顶的设计,也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建设的工程,屋子并没有因为要让路工程而被迫拆除,威雄公公的远见,让老厝得以保留,也可见老建筑的智慧,从视野上亦有更宽阔的空间范围。 “现在的满园主要区分成4大区块,包括前庭,有巴士和停车场、客厅,即历史走廊、中厅,即现在的用餐区,以及后院,有一大片的草地。” 结合文创艺术与美食 郑兆洺直言,如今我国的文创市场更被人熟知,但若放在10年前,这是当时不热门的领域,因此他们将文创艺术与美食结合,同时也推广素食文化,但也别担心,这里也有荤食,大家都欢喜。 “我们除了想通过满园1969让大家认识文创市场和仁嘉隆新村的背景历史外,我们也想让大家在这里品尝到特色菜肴。” 影响村民创造与传承 他说,他们当初用满园1969作为文创开始的推广地,让大家看到文创的价值,尤其是为影响仁嘉隆新村村民,让村民可以利用当地新村的特色,如保留老厝、老味道等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10年过去后,我们觉得当初的目标已经达成,看到正面的改变,有不少仁嘉隆第二、第三代的都留下来,传承老味道和延伸新产品,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概念,及想要看到的结果。接下来,当然是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做文创,让美的东西得以保留下去。” 文物馆欢迎参观者触碰老物件 历史走廊的资料和老物件,都是创办人过去几年来所收集的。有别于一般文物馆贴上“请勿触碰”的标签,“满园1969”更期待大家去触碰,把玩这些老物件,感受岁月的痕迹,回味尘封的历史。 郑兆洺补充,在之前,“满园1969”的全部文物古董都是可以触碰体验,惟由于重型摩托曾被弄倒,有伤及客人的风险,在客人的建议下也放上“请勿触碰”的标签。 “这些老物件,也可以让带着孩子来的家长讲述自己年少时的回忆,让孩子有机会认识这些物件。” 后院种果树蔬菜 自给自足 满园文创艺术馆也有另一个特色,那就是绿意盎然的后院,不仅是从餐厅的玻璃门窗也能一览的绿意好景外,更是小孩玩耍,体验爬树,以及大人追忆的好地方。 郑兆洺说,这里以前种有不少的果树,而如今也仍有红毛丹、山红毛丹、榴梿和咖啡等果树。这也是“满园1969”名称的其中一部分,满园意味着满满的后园。 值得一提的是,该后院也有一个小小的菜园,部分食材得以自给自足,如长豆、九层塔和辣椒等,而且是有天然堆肥施肥,蔬菜的健康和营养更得到保障。 127巴士承载仁嘉隆人回忆 郑兆洺也提及,至于在满园文创艺术馆外的127号巴士,不仅可以让食客拍照打卡,夜幕降临时,“127夜行巴士餐厅”(NightBus 127)更是医饱肚子的好去处,让人可以有在巴士上用餐的体验。 他说,老一辈人对127号巴士并不陌生,这是因为上个年代仁嘉隆和万津地区往返巴生的公共巴士,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 同时,在仁嘉隆颇为有名的“Pak Teh”茶餐厅(Pak Teh Kopitiam)也是出自他手。这间茶餐厅更多的是要展现我国的和谐与多元文化,通过为各大民族提供各自文化特色的饮品和美食,传递友谊与温暖,值得一提的是,餐厅亦是从老厝打造而成。 来到仁嘉隆幸福村,到满园文创艺术馆感受老厝的魅力吧。 满园文创艺术馆(Mansion 1969) 地址 Lot 389, Batu 13, Jln Klang Banting, Kampung Sungai Rambai, 42600 Jenjarom, Selangor 营业时间 中午12时至晚上9时(每周二休息) 联络号码 011-3592 1969 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mansion1969/ 备注 营业时间和食物售价以店家为准。  
4天前
这是熟悉的记忆。在我未出生前,就听见奶奶、爸爸妈妈和叔叔在屋子里交谈、吃饭和活动。走在院子里、客厅、走廊上……妈妈总是带着我,隔着肚皮的我就已开始丈量这屋子。也说不上丈量,因为我的小小脚丫还很小。然后我出生了,在三镭渡的油棕园里,我熟悉的木板屋,我第一次见到了它。我轻轻地对它打个招呼,用着大人们不知道的方式。哦对,我们还有一条叫做“四目”的黑狗,别问我什么品种,我脑袋里还没太多的知识,我甚至还没到一个月大。 听爸爸说,这老厝是在爷爷的时候就有了。属于老臣子级别的爷爷一直都在油棕园里工作,所以老板特赠了这间木屋。这屋子,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白天供电,晚上则不。后来,爸爸和叔叔合买了一台发电机,就是你们在夜市看到的那种。此后夜里光明万岁! 我想对它说:谢谢你 一年后,弟弟出生了。有了他我也算不孤单了。小小年纪,我就拥有了一个院子。似乎提前过着退休生活。早上阳光正好,草地正湿,露水正冰。我、弟弟和四目总喜欢打光脚丫在草地上玩追追,或骑脚踏车,或打架。我应该也有和弟弟打过架的吧。手足间的玩闹谁没打过架呢。油棕园里还有其他住户,零零散散,没有地契,没有王法。距离不远的后边有户人家,有时会见老奶奶在油棕园里的红泥路上骑过,佝偻的身躯在脚车上看似颤抖但也健硕。她老是一边骑过,一边喊着“不要欺负弟弟啊”!这是她的口头禅吗?我是有点恼怒啊! 这油棕园的屋檐下,有人、有狗、还有鸡。我和弟弟也勤快,总爱帮奶奶喂鸡,也帮忙给她的富贵花浇水。无奈奶奶总是怕我们帮倒忙,老说“走走走,不用你们浇,等下弄死我的花……”院子里还有棵水蓊树,成熟之时结果累累,然后奶奶就会说“bao teh sek loh!Wu tang chiak loh”(潮语:水蓊成熟了有得吃了)那时也还不流行酸梅粉。记得奶奶总爱把酱油倒在碟子里,加一勺白糖,搅拌后就能蘸着吃了。这吃法在我家维持了很久,也换换不同的水果蘸着吃。 “喂你们快来!要走了!”妈妈在外头叫着。只见院子里停放着一辆陌生的老爷车,里边有行李。那是爸爸向别人借的,好让我们一家四口能一同前往新的小镇去。哦!搬家的那一天来了。我5岁了。妈妈老在外头催着,而我和弟弟这边厢还找不到“四目”,焦急十分,爸爸则淡定地说它会来的。就在车子驶离木屋,进入油棕园小路之时,“四目”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箭步地往车方向跑,我和弟弟打开了车门让它跳进来。唯独木屋没有脚,成了倒望镜里逐渐远去的风景。 虽然只住了5年,而每每和家人聊天讲起油棕园的旧家园时,妈妈总是很惊诧于我的记忆。回忆起这间为我们一家遮风挡雨的木屋,我想对它说:谢谢你,让我的80年代幼年过得很自由、很美好。谢谢。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