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安邦南天宫

6月前
6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今年农历九月的九皇大帝圣诞节,特赴雪隆区参与盛会。安邦南天宫在八月卅日晚上七点进行接神仪式,可谓是全国最早接神的九皇宫庙。队伍领头是古老的”火把“,那是竹子切断,倒进煤油,上端塞进金纸点燃,在以前没路灯或煤油路灯时代,火把有着照明作用。接着是多枝写上神明尊称的长方形旗帜队。 最多的阵头为舞狮与舞龙,尚有高跷队,扮演八仙等神仙人物、乩童队与神轿队。较为新颖的有源自台湾的“八家将”及电音三太子。安邦福建会馆出了”花鼓队”,敲击方式简单,节奏缓慢,应该属于永春的花鼓,乃传统的福建锣鼓。与槟城福建锣鼓的“囡仔鼓”,太平的“峇峇锣鼓”,略为不同。最后压轴的道士队鼓乐及一把大凉伞遮盖在内的请神器物,以及参与的一大群善信们。 [nonvip_content_start] 沿途有多户住家、商店与神庙置香案,祭祀经过的迎神队伍,而经过的队伍均会对他们致礼,如舞龙舞狮及高跷等会行三拜礼,最后一起以福建话大声喊“发啊”(huat’a),此外,沿途到处可听到福建话喊出的“兴啊、旺啊,发啊”。队伍走到大路口后,负责请神的队伍乘坐罗厘汽车到河边接神,其他队伍留在原地等待他们归来。然后又再原路走回宫庙去,又再是同样的给沿途置香案的人家行礼。 增江南区北天宫则于十点多接神,队伍主要是火把、旗帜队、舞狮、神轿队、道士队鼓乐与大凉伞等。沿途置香案的人家不多,但整个队伍直接走到附近的河边请神。唯一不同的是,安邦的善信是手持着点燃的香出发请神,而增江的善信是手持着没点燃的香出发请神,到了河边才点燃蜡烛及香插在草上,待请到了神才把香拔出手持着走回宫去。 九月初二,安邦南天宫迎接田府元帅,时间也是晚上七点,队伍大同小异,不过没了八家将,却出现一队“钟馗与五鬼”,高跷则为唐三藏师徒四人与一些神仙人物。 增江北天宫则在九月初三晚上接田府元帅,队伍增多了数项,即舞龙、高跷及电音三太子。 北马许多地方的九皇宫庙是在初九晚上送神,时间尽量不超过12点。唯独太平一带是在初十凌晨时分。雪隆一带也是初十凌晨送神,北天宫是在初十子时(初九晚上)的十二点四十五分,南天宫则是凌晨三点。 由于送神时间是在凌晨,翌日需要工作的人们就没出席,故参与的善信较少,当然阵头也相对地少,以避免吵到休息的人们。北天宫阵头为火把、旗帜、一队舞狮、乩童、神轿、道士队鼓乐及大凉伞,还有一艘送神的皇船,送到河边在道士主持下,终于把九皇大帝送回了。善信们再回到宫里,换上红衣点燃红香烛祭祀,表示斋戒结束可以开荤。至于一些宫理事及负责人等则待到中午落篙灯及犒军一切结束才开荤。 南天宫送神时间在凌晨三点,人数略少,沿途置香案者亦少。仅有乩童及大凉伞,一面金鼓跟随乩童,道士队鼓乐跟随凉伞,唯一不同的是没皇船。到了路口善信们跪送九皇,主要负责人乘坐罗厘前往河边去进行仪式,善信步行回宫换红衣点红香烛祭祀一番。 纵观雪隆的接送神仪式,接神非常热闹,送神则简单许多,盖因凌晨时分避免干扰到人家的睡眠,毕竟大家需要工作的。金鼓敲打方面,与槟城吉打极为接近,即2下2下接着5下,询问他们,说是以强弱来分,一下强一下弱云云。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