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乐活频道

2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瑜珈是一种古老的练习和冥想,在现今繁忙的社会中它除了是一种运动,瑜伽也可以让大家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找到身心灵的平衡。 在刚过去的世界瑜伽日中,有约200名瑜伽爱好者齐聚居銮参与大型瑜伽活动,是南马其中一个最大型的瑜伽活动。 这个以“内观自己”为主题的2024居銮世界瑜伽日活动中,试图找到瑜伽爱好者的共同语言,从瑜伽体势中找到生活的智慧和平和的心态,为浮躁的社会贡献一丝平和。 本期的《乐活频道》走入参与活动的几名瑜伽老师,从他们口中了解内观与瑜伽结合的世界,如何影响瑜伽爱好者的生活观。 王晓婷:倡导有觉知瑜伽练习 作为召集人的王晓婷是居銮著名的艾扬格瑜伽教师。她表示,瑜伽不仅是一种运动和各类体位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视生活的方式。 “通过观察自己的身心和欲望,做出过滤和审查,得出不一样的成果。” 作为一名瑜伽老师,她一直以来都倡导有觉知的练习瑜伽,让学生清楚知道不能忽略身体,将瑜伽变成身心灵的锻炼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这就不仅仅只是一项运动。 无论如何,很多瑜伽理念或个人都讲求“爱自己”,但王晓婷也反思,爱自己是否会走到自私的极端层面,而人们究竟拥有多少才“足够”,通过这样的反思让练习瑜伽的人知道自己也有能力付出。 “内观除了审视自己、自我束缚以外,也还可以通过提升自我的觉知,最终对社会负责任。” “以购买衣服来说,我们可以审视买衣服是为了发泄还是一个需要,我就会有意识的控制,通过内心的观察,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买衣服)不是对品牌的追求,而是一个需求,并足以对地球产生最小的负担。”       200人练瑜伽筹款做慈善 王晓婷也表示,对她来说世界瑜伽日是可以让人与人连接的特别日子,也可以成为一个为社区贡献的平台,因此才会举办这个多达200人一起练瑜伽的活动,并将筹得的款项捐给有需要的慈善团体。 “我们不但可以连接优质的老师,让学生学到不同的东西,也让老师与老师之间一起学习交流,同时又能集合大家的力量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回馈社会。” 陈美筠: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己 目前在新山担任瑜伽老师的陈美筠则分享到,瑜伽是她生活中的平衡剂和调节剂,通过练习瑜伽让自己清楚知道当下的精神状况,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自己。 “在当中思考,当自己面对困难时会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如何去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否会超出自己的极限 她表示,自己会关注情绪会不会通过练习瑜伽而释放出来,从而更加真实面对自己的现状,理解自己如何去调整自己的生活频道。 “练习瑜伽时像是过滤器一样,过滤掉这几天累积的无形的压力,生活节奏太快之际也可以让自己慢下来。” “如果可以通过瑜伽让每一天生活达到喜悦和平静的境界,对我来说就是值得的,那一天就过得很圆满。” 通过体势领悟生活理念 至于作为瑜伽老师,她如何帮助学生一起达到这个境界?陈美筠说,现阶段的瑜伽练习大多停留在动作的追求上,她会尝试加入心灵方面的内容,在诉说瑜伽体势时把生活理念放进去,让学生知道如何体会其中身心灵的领悟。 “我们相信同频,同频道的人会接收时,会理解老师要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因此瑜伽并不是对高难度动作的挑战,而是要明白通过这些体势要达到的目标。” 陈学民:学会稳定自我意识 来自吉隆坡的瑜伽老师陈学民则分享了瑜伽和禅修,他说将禅修带入在瑜伽练习之中,也是内观瑜伽的一种体现。 他指出,人们总是追求外在,又或者通过观察、审判和批评别人,当瑜伽讲求内观时则是要将心收回来,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包括自身的优缺点、身体的局限。 “观察到自己后,我们可以发现原本的自己,我们有时候会生气,生气的当下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说出不该说的话,这是被心带著走;我们应该要去发现原来的自己,找到原来的自己。” 他说,通过瑜伽训练自己的意识往心内走,在简单的各种瑜伽动作中,引导自己观察自己是否有办法主宰自己,继而培训意识去稳定和观察自我,减少外在的干扰。 饶淑敏:通过冥想反观自己 来自吉隆坡的瑜伽兼冥想老师饶淑敏则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疗愈师,民众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和冥想,走入自己的内心并疗愈自己。 “通过冥想探讨内心发生什么事情,静静的和自己在一起。通过观察脑袋里发生什么事情,得知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不是被脑袋拉著走。” 她说,人们总是被无穷无尽的欲望拉著走,看不见自己的行为和行为举止,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各种情绪和负能量投射给家人。 管理好情绪更正能量 “通过静下心来检讨和反观自己,寻找自己的根源,疗愈好自己的创伤和情绪,才会从创伤中走出来,就不会被情绪影响自己,任何人都无法触怒自己。” 她也建议瑜伽练习这思考练瑜伽的方向,每天在练习的那些动作是否和心有所链接,自己搞定了身体后,是否也有治疗自己的内心。 在瑜伽和冥想的过程中寻找自己,了解情绪只是一个负能量,大家只要把情绪管理好,正能量就会出现,从而找到最好的自己。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芙蓉日讯)“赞美操”除了可舒展筋骨,强化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有助增强人际互动的良好关系,更重要的是,男女老幼皆适宜透过赞美操,享受体操的乐趣! “赞美操”是由来自台湾的吴美云所创办,至今已经有约20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下,赞美操已经推出了第九集,同时,近期也会迎来第十集的赞美操。 每一集的赞美操内,都有约10首歌(包括主导文),且每首歌曲的难度各异,可以让 学员们循序渐进,相当容易上手。 根据资料,赞美操的设计是以圣经的话语,创作出旋律优美且朗朗上口的经文诗歌,赞美操结合优雅的舞蹈及呼吸吐纳各式健身运动,使全身的筋骨得到舒展。 同时,赞美操也是作为宣扬基督的福音,并且也帮助培养个人增强体能,提升身心灵健康,关怀社区人群。 在芙蓉一带,赞美操也是相当常见的团康活动,在花园住宅区的公园或广场,不时都会见到一群人在进行着赞美操活动,甚至,在一些公开场合上,赞美操也会作为表演节目之一,呈献给大家观赏。 关于芙蓉区的赞美操,是在16年前由邻恩复兴教会的姜素卿所引入,并在十多年的发展下,参与赞美操的学员越来越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导师,并且,不少教会都会参与当中,令赞美操的阵容日渐壮大。 如今,在经过改良下,赞美操也推出适合男生锻炼的“弟兄赞美操”,在注入阳刚的元素后,也让赞美操的发展更加多元。 据反映,不少学员在接触赞美操后,都能感受到身心灵的变化,不仅体魄增强了,病痛也同样减少了,并透过这项活动,认识更多人,拓展了个人的社交圈。 导师之一的周振雄(50岁)在接受《花城》社区报专访时坦言,虽然赞美操内带有传教的意义,但他们基本上,还是鼓励以健身为主,让大家参与到这项活动内。 因此,他说,虽然赞美操已经推行多年,但并非每个人最终都成为了教友,还是有一部分只是单纯参与赞美操来锻炼身体。 他披露,赞美操推行多年以来,现在一周六天都有1小时的赞美操活动,开放供大家参与,其中周五及周六,则有专门为男性打造的“弟兄赞美操”。 他解释,所谓“弟兄赞美操”,其实就是从每一集的歌曲中,抽出旋律较为阳刚的歌曲,并将这些选中的歌曲整合,利用这些歌曲进行锻炼。 “相比女性导师注重身体的线条,‘弟兄赞美操’的风格较为阳刚,男性舞动起来,也不会显得柔软。” 周振雄提到,当年其教会共派出了4人到台湾,专注学习赞美操,在这4名导师下,曾经的学员,也成为了导师之一,几乎每个站点,他们都必须有至少两名导师,助教则从旁给予辅助。 而且,他指出,一些站点的参与学员甚至超过50人,同时,有时在赞美操进行时,经过的友族也会产生好奇,一起加入行列。 “根据规定,我们的导师必须是基督徒,但助教则没有限制,所以,很多参与多年的学员,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助教之一。” 他说,随着罗白广场的落成,他们也在该处开设了新站点,较为不同的是,该站点是从头开始教起,所以适合初学者,让初学者一步步掌握赞美操的动作,而导师也会从基本开始交起。 至于其他的站点,他则说,通常赞美操曲目都是随机挑选,除非出新歌了,才会教导学员,对于初学者而言颇有难度。 对于刚接触两年赞美操的周振雄而言,赞美操是结合了呼吸吐纳与健身,使全身的筋骨获得舒展,并且有助排汗排毒,强化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他说,由于创始人吴美云是名拉丁舞的舞蹈教师,因此,赞美操也带有拉丁舞的性质,因此,赞美操每个动作都其意义,它可让身体每个关节都能得到锻炼。 他相当鼓励有兴趣者参与其中,赞美操不仅可令人心理及身体得到锻炼,也能促进社交关系,每次当活动结束后,他们除了会喝茶聊家常,也会主办旅游团。 他补充,不少退休人士也会参与赞美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林金隆(65岁): 我参与赞美操已经有9年的时间,早年我是相当抗拒,虽然以前也参加过赞美操,但并没有认真学习。 直至在太太劝说下,我才决定接手成为导师,用心去感受赞美操这项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赞美操对我的整个生活带来不少改变。 我本身心脏衰弱,也有轻微的气喘问题,不时也会有失眠的问题,但在接触了赞美操后,让我的健康获得很大改善,抗压能力也加强了不少。 吴群英(71岁): 我当年是在被劝说下学习赞美操,没想到一跳就跳了16年,至今仍精神奕奕,一点都感受不到是在70岁的状态。 赞美操的锻炼,是涵盖全身每个部分,包括脚趾、手指、头部及耳朵都用动用到,只要动作做得到位,自然受益不浅,身体部分的疼痛问题,肯定能获得改善。 而且,其动作不会过于激烈,当中有快有慢,只要跳上赞美操,肯定会喜欢上这项运动。 我常跟别人说,不要担心会被强逼进入教会,我们并无强制性,有些人跳了十多年,依然还不是教友,我们只是把其当作一项运动而已。 罗兰香(64岁): 我从来都不做运动,早年我曾经摔倒过,导致腿部乏力,难以做到半蹲的坐姿,后来,在亲友的介绍下,我接触到赞美操。 当下,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应酬亲友,但没想到在接触赞美操后,我现在半蹲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原本我腿上类似的“肉瘤”,已经不再长出来。 所以我经常会以自己的案例来告诉他人赞美操的好处,此外,我为人向来孤僻,常年都不出门,在参与了赞美操后,我也认识到不少朋友,整个人也开朗不少。 陈美英(61岁): 我才退休不久,由于以前少做运动,所以在退休后,希望做个运动来锻炼自己,在朋友邀请下,我选择了赞美操。 在接触后,我整个人也变得有活力,而且整个团体很和善,也会一步步教初学者,让初学者融入其中,并且,也可以在过程中,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认识新朋友。 杨玉萍(61岁): 以前工作忙碌,没时间运动,所以在自己退休后,想找个运动来锻炼自己,我选择赞美操,只要因为本身也是教友。 现在,我也透过这项活动,认识了更多人,新朋友的出现,也让我重新建立起了社交关系。
4月前
走出户外,接受山林风声与虫鸣的洗礼,让心灵沉浸在古印度瑜伽修行的宁静和喜悦。 来自新山区的24名瑜伽爱好者,于今年4月20日及21日,参加在乌鲁地南一处偏远宁静的渡假村举行的瑜伽静修营,体验了一场淋漓畅快的身心洗涤。 有别于一般瑜伽工作坊是以静坐冥想结合体式为导向,这两天一夜的“静修营”则是涵盖净身、调息、体式、梵呗和静坐等,让学员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全然放松,体会瑜伽修行的真谛。 上述活动是由在烈光镇开设瑜伽学院的叶炎辉(32岁)和其妻子黄美君(43岁)主办;为了让大众有机会认识真正的印度瑜伽精神,这次特别邀请来自印度瑞诗凯诗(Rishikesh)的瑜伽导师迪瓦尔(Dilwar Singh)前来指导。 黄美君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她曾在2022年前往印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瑜伽师资班,当时的导师即是迪瓦尔,对方认真与自律的教学态度让她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才萌生邀请对方前来授课的想法。 “这次有机会邀请老师来教课,希望能将真正的印度瑜伽精神带到新山,也让大家看到瑜伽并不只是做出优美的动作,我们更应当重视的是清净身体和意念,达到身心灵合一。” 拍摄:李玉萍 这是她首次举办瑜伽静修,参与者年龄介于30岁至60岁之间;相对于着重学习体式的工作坊,黄美君认为,静修营更容易受到人们欢迎,她解释:”工作坊针对的是想要提升某些体式的长期练习者,静修则是一边玩乐一边学习,活动场地远离城市的喧哗,有助放松身心灵。 首次来我国教学的迪瓦尔年仅27岁,他在2020年毕业自印度北阿坎德邦梵文大学,考获瑜伽硕士学位,同时取得国际瑜伽教师培训资格。 他受访时透露,他在21岁那年考获电脑科学的学士学位,但他无法想象自己成为“科技人”终日对着电脑的日子,这也许是基于他自小沐浴在瑜伽的精神氛围中,促使他最终踏上瑜伽修行之路。 他说:“瑜伽对于我不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养成自律内省的性格,并且以此自我激励。” 资深瑜伽导师陈淑贞(60岁)指出,本地瑜伽学院倾向邀请来自港台两地的导师,因此能邀请到印度导师实属难得,学员们对这次静修营充满期待。 她表示,将印度瑜伽的火焰仪式融入静修营,相信在新山也是首创,她说:“既使是我们之前在印度上课时,也不曾有进行这种仪式。” 活跃于瑜伽及健身班的张丽霞(52岁)受询时指出,她自2018年开始学习瑜伽,至今已练上瘾成了日常活动。 现职为产业经纪的她说,这次最大的收获是终于做到手倒立(handstand),让她非常有成就感,也无形中增加了自信。 她说:“主要归功于老师的专业引导,让我很放心去挑战这个体式。” 来自百万镇的刘金瑛(61岁)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户外瑜伽,并且感受到全然的身心灵洗涤。 热爱瑜伽的她说:“我会提醒自己要活在当下,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氛围,而不是用头脑来思考衍生杂念。” 她说,两天的节目从开始的迎宾到晚间的火焰仪式都有惊喜;瑜伽练习虽然很累,但终于可以完成手倒立,总算不虚此行。 “另一个难得的体验是洗鼻子(shatkarma),我之前有一点恐惧,但后来掌握正确的方法,做起来就不难了。” 从事网上销售的林燕萍(47岁)说,到印度体验正统的瑜伽练习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惟目前因孩子年纪尚小而未能成行。所以当她得知有印度导师来新山授课,就立即报名参加! 她坦言,本身断断续续练习瑜伽10多年,向来仅敢靠墙做头倒立的动作;完全没料到可以自我突破,成功征服手倒立体式,这让她感到雀跃不已。 她形容这次的户外静修很舒服,尤其是大休息时“躺在瑜伽垫上,感受微风阵阵吹过、耳边还传来小鸟的吱吱叫声……” 53岁的行政人员谢慧冰说:“我在2010年及2019年参加过香港和泰国的瑜伽静修,但都是属于旅游玩乐性质,没有如此庄严隆重的仪式,去泰国喀比那次,是在沙滩和泳池旁做瑜伽,与今次截然不同。 她指出,自冠病疫情过后,她都是在线上学习,没有参与瑜伽课室的活动,但每天至少会抽出一小时勤练瑜伽,因此,能跟得上这两天上课的节奏。 学习瑜伽5年的陈晶舫(60岁,销售人员)表示,她原以为是一般工作坊,直到体验了第一场爆汗的哈达瑜伽,给她很不一样的感觉,开始越练越起劲。 由于工作忙碌,她每周仅能上一小时的瑜伽课,因此会尽量趁周末假日,参加静修活动来放松压力。此外,导师所分享的呼吸法要诀,也让她印象深刻,因为这在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涉及。 性格好动的全职妈妈李秀珠(50岁)说,虽然她的瑜伽学龄仅有半年,但她积极参与各种相关活动,借此增加学习机会。 “我去年参加了在古来树屋举办的半日活动,但时间比较短,不如今次学习得更多。” 她觉得,让她收获最大的是理论与问答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她找到自己的盲点。她说:“后弯向来是我的死穴,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才了解到许多细节,知道要如何做到深层伸展。”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