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我董 | 29岁起就被推举当董事长 蔡扬敬 勤改造海滨华小



从渔村离乡背井到外谋生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但有一名年轻人选择留下来,在家乡扎根、发展;更在29岁那年毅然扛起重任,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
这名年轻人就是大港双武隆海滨华小董事长蔡扬敬,是海滨华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掌舵人。
ADVERTISEMENT
蔡扬敬自2014年出任董事长至今,已领导董事部11年,一步一脚印地推动校园硬体建设与教育发展,让这所创校77年的渔村小学,不仅保留传统底蕴,更蜕变为一所兼具人文与现代化设备的典范华小。

学校源自战前潮籍私塾
现年40岁的蔡扬敬接受《校园我董》专访时表示,海滨华小创立于1948年,占地约2英亩,是双武隆渔村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华小。
他说,学校源自战前是潮籍私塾,当时以潮州话授课;但二战后,时代变迁,潮籍先辈为延续中华教育火种,于1947年由村长谢得孝先生带头,发动村民义务建校,终于在1948年建起海滨华小。


他指出,双武隆渔村只有145户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三代人在海滨就读,大家对学校的感情很深。
“我于1997年毕业,当年老前辈陆续退休,董事会也需要年轻人接棒。村里人不多,很多都外出谋生,我既然留下来,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尽所能提供最好的给学生
蔡扬敬表示,当年29岁就被推选为董事长;虽年轻,却没有退缩,并已做好心理准备,勇于扛起重担。
他说,出任董事长职后即接手完成前届董事的计划,把全校课室升级为“精明课室”。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校舍设备也得跟上时代脚步,我们很快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全校7间课室升级,覆盖所有年级与学前班。“
他说,他接着在隔年2015年发动筹建礼堂计划,并举办义演筹款活动。
“大家都说不容易,但我们也用了短短几个月,就筹到250万令吉!”
他表示,董事部过后也在2018年他再重建食堂;如今更推动校舍重建计划。
他指出,现有的旧校舍已使用了近40年,董事部决定就地重建为两层楼新校舍,设10间课室、特殊班、学前班、科学室、音乐室、图书馆及辅导室,并添购现代化设备。
他强调,尽管海滨学生人数少,但董事部坚持该有的也要有,要尽所能提供最好的给学生。




与4校长共事 感情融洽
11年来,蔡扬敬与4名校长共事,感情融洽。
他说,每次到学校,学生都会礼貌地向他问安,这证明老师和校长教育得好,学生有礼貌、有纪律。
“我一直提醒老师,每名孩子都有潜能,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要做到‘有教无类’。”
他仍记得一件小事并说,2016年派出4名学生参加赛跑比赛,有一名学生家境清寒,只能穿校鞋去跑步。当时,带队老师看见后,自掏腰包买了球鞋让他参赛,结果那名学生竟然拿到第一名。
他不讳言,对于清寒生,董事部也会资助书簿费,确保没有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被“边缘化”。
“从2014年至今,每年农历新年活动都是董事自掏腰包赞助的。我们希望,学校能热闹、有年味。”
物色年轻力量
回望这11年,蔡扬敬并没有后悔当初任董事长,很庆幸能为母校尽一分心。
现在,他也开始物色年轻力量,提拔本村年轻人加入家协,再慢慢吸收到董事会。
“教育不能靠一代人,要接棒下去。我们今天能说华语、能在华小就读,是因为前辈的坚持。我们要继续守护这份传承。”

校长陈美燕:任何活动亲力亲为
此外,校长陈美燕则形容,董事长蔡扬敬非常支持学校发展建设,尤其无论活动大小,都亲力亲为。
她直言,校方与三机构合作愉快,其中蔡扬敬董事长就是学校最大的“后盾”。

她说,海滨华小在五、六十年代曾是篮球强校,后来学生人数减少,一度停滞。
“不过,近年在我积极推动下,本校的篮球运动再度崛起,包括在2024年赢得县女子组和男子组季军。”

她不讳言,给学生机会,他们就能表现。
除了体育,学校也积极推动书法活动。去年举办的雪州书法比赛中,海滨学生更代表县参赛。

“官员都很惊讶,一所微型学校竟然能在课外活动上取得那么多成绩。”
她说,学校目前有85名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董事会和家协的协助下,学校氛围依然温馨积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