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职世界 | 何紫华当星星导航人 点亮特殊青年职场路




何紫华,20岁起接触特殊教育领域,至今已春风化雨20余载,学生及家长都亲切唤她一声“Aunty Carine”。
如今她专注于为特殊青年提供职场培训,理念是以“离校后该何去何从”为核心能让特殊青年们能发挥所长。
ADVERTISEMENT
经她推动下,创立了品牌“伯乐冠”(Pokokon)最终愿景是让特殊青年相互协作,打造一个就业与居住并行的“融合生态”,将不只是一个工作空间,更是给予他们能自立生活的环境,也让许多家长安心,不必再担忧自己离开人世后,孩子没人照顾。

孩子每天都有不一样惊喜
何紫华接受《特职世界》专访当日恰逢母亲节,她提起这群跟随自己超过10年的学生们,不禁动容表示,她没有亲生子女,却早已把这些孩子视如己出。
询及可否有那么一刻让她感到无怨无悔地投身特殊教育,即便被称为“傻瓜老师”也都值得的瞬间,她思索片刻道,是每一个“今天”,因为孩子们每天都会为她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而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她认为,不枉此生的努力了。
回望这条教育之路,似乎从很早已写好在命运里。

5岁立志当非一般老师
她说,5岁时曾向母亲立下心愿,要当“非一般的老师”。
年少时她曾一度想远赴印度,为贫困地区的孩童提供教育,尽管遭到全家反对,她仍舍远求近,坚持到了较近的东马成为原住民孩童的志愿教师。
而担任幼儿园教师时期,她偶然接触到特殊儿童,那一刻好似心里缺的一块拼图终于被补上了。
她说。19岁那年,她放下原本安稳的工作,前往英国修读儿童心理学,回国后全心投入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
但是,她很快发现,国内的特殊教育多集中在儿童阶段,但青年阶段却是资源断层;于是她再此出走,创立了伯乐冠,专为15岁以上的特殊青年引导及职场培训,旨在为他们在毕业后能自给自足的日子铺路。

伯乐为孩子戴上皇冠
“伯乐冠”(POKOKON)是承载梦想与实践的平台,由何紫华一手创立并命名,取名灵感来自一位广告设计背景的家长,象征着“大树般可靠牢固”,同时也寓意“需要有伯乐给孩子们戴上皇冠”。
不同于多数聚焦学前或小学阶段的特殊教育机构,“伯乐冠”专注15岁以上特殊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平台共有约20名学生参与,有些自幼便随老师学习关系深厚,有些也已在平台中超过三年。
“伯乐冠”属下与学生们共同打造了品牌“丕羊星”,主要推出以手绘图样为主的手工帆布包,并于各大文创市集贩售。团队分工明确,有些负责设计绘画、有人进行手工印制,也有学生担任前台销售、账务计算,甚至负责后勤搬运,每位学生至少负责两到三项任务。

4000个帆布包造就“丕羊星”
“丕羊星”缘起颇具温情,有一位善心人士出于特殊青年们的画作不该留在纸张上,便提供把画作制成帆布包的援助,但3年后他坦言面临困难无法继续援助,何紫华一行人只好把4000个将被销毁的帆布包带回去。
“正巧我有位罹患乳癌的阿姨当时正处于低谷,非常善于裁缝的她义不容辞接下改造这只有3款且纯白的帆布包任务,她大剪特剪改造成各种大小及颜色款式。”
她说,如今的包包款式均源自于当初阿姨的剪裁设计,她不认为那次是个打击,反倒认为那造就了“伯乐冠”旗下的丕羊星品牌诞生,让孩子们一步步走出教室、迈向人群,也让患病的阿姨从中找到了动力,故此相当感激。
“丕羊星”字面上可见是“不一样的星星”拆解再重构的名字,含义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星体,各自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欣慰孩子有稳定薪酬
回顾4年前“伯乐冠”初创,他们带着4000个包包改造的大小各异“丕羊星”作品到亿国城广场(EkoCheras)参与了第一场的市集售卖。
“当时人潮并不多,但作品销售却出奇的好,令我意识到,原来孩子们的作品是可被大众接受及认可的。不仅给‘伯乐冠’成功套现继续营运下去,更是莫大的前进信心。”
何紫华谦虚称,“伯乐冠”4年来的进步不大,但欣慰说孩子们已经有稳定薪酬、有花红,去年还办了慰劳之旅,而且特殊青年们以努力赚来的薪水买东西给父母或请他们喝茶,实在令人骄傲。

因一次误解更坚定初衷
何紫华说,有次带着孩子们在某场市集摆摊贩售作品,一名女士指着她骂,称她利用孩子们赚钱,这当头痛批的打击让她一度低落了约一星期,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正确,万幸得到了家长们的信心鼓励,才很快地再站起来奋斗。
“我带他们出来贩售作品,并不是要外界可怜他们,反之我要社会认知与接受他们,也给他们培养自给自足的能力。”
她解释,特殊青年们期初非常抗拒外出,对于市集上的人潮、音响播放的音乐等不确定因素都很惧怕,可说久而久之他们已经能坦率面对市集上的其他摊主及顾客,乃至每星期期待又要到哪里去摆摊了。
“我带他们走出看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人,何尝不也是他们带领我来看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微妙世界如此精彩,也意识到原来能把他们就业的职场环境融入教学里,并创造前所未有的成长。”

愿当商家与特殊青年的过渡者
何紫华说,每一个她教过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故事,但她分享到,若有商家相中特殊青年的能力及招聘,她愿意担任两者之间的过渡者,不会强硬认为留在“伯乐冠”庇护下才是最好的安排。举例已有两个学员透过“伯乐冠”找到了工作,分别在电子厂及更换挡风镜的车行上班。
她表示,还有一位女孩也是她曾经的学生,现在升上了大学攻读英文科系,潜移默化下,也常在课余时间回到“伯乐冠”帮忙其他弟弟妹妹们。
何紫华也感慨忆起过世了的另一名学生,她说,那是个非常好学不倦的唐氏学生,若还在世也该升上大学程度,却不幸诊断患上血癌,在他过世前3年,她不辞劳苦每星期六到医院给这孩子补课,对方说长大也想当老师,而她也在其身上看见了学习和生命力的顽强。
盼获企业援助给孩子一个家
何紫华说,“伯乐冠”虽是个平台,但没有基地,目前都是集中在她家学习及作业,空间有限,希望未来能在有关机构或企业社会责任援助下,购置一栋楼,其中包括楼上住宿、中间工坊或办公室,以及楼下咖啡馆,提供特殊青年们守望互助,就业及住宿于一体的小社区概念。

张秀霞:盼孩子自力更生
一名接受访问的家长对于上述概念非常认同及支持,张秀霞表示,父母的心愿莫过于这些孩子能自力更生,他日百年归老也走得安心。
她说,虽然她的孩子是领养的,但感情甚好,和亲生孩子无差异,不过前后送往多家不同照看中心,均觉得不合适,在其他家长口耳相传下接触到了何紫华,她认为对方是个非常有热诚的老师,儿子与对方学习已第三个年头,不仅耐性变强了,笑容也多了。

张日源:何紫华像明灯照亮学生家庭
“伯乐冠”及“丕羊星”命名者张日源也接受采访,说何紫华好像家长们一筹莫展、深陷黑暗无所适从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途,也为每一户学生的家庭点亮了幸福,所以在理念相同之下,许多家中像他这样心甘情愿以义工形式协助,变成好像“伯乐冠”的干部,营造大家庭的氛围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