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起,雪州能力、公信力与透明度特别遴选委员会(SELCAT)透过官方网站发出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厂家和投资商对于州内基础设施的意见。
雪州议长兼SELCAT主席刘永山指出,调查内容涵盖水电供应、通讯、排污系统及土地等多个范畴。截至目前,收到最多的反馈问题却是与“烂路”相关。
ADVERTISEMENT
雪州许多地方多年来饱受路况不佳所苦,不论是工厂区、住宅区或其他地方,道路破损已成常态。尽管居民多次反映,相关单位也不时进行修补,但问题始终无法根治。
这些年来,我在采访各种民生课题时,或多或少都可听见居民抱怨相关问题,惟更多的人已对周遭的烂路感到麻木及习惯,甚至失去了投诉的动力。
我也见过有些居民在多次投诉都未获妥善解决后,选择自费补路,或使用各种材料来“填补”路洞,避免其他车辆经过时,会刮伤车地盘,导致车辆受损。
我认为,道路破损问题绝不可忽视,轻则可导致车辆受损,重则可能造成道路使用者伤亡事故。还记得数年前,就曾发生不止一名送餐员在夜间骑摩托时因路洞避闪不及,造成连人带车翻倒受伤,以及摔倒在地后遭后方车辆辗过,当场死亡的事故。
此外,还有年长者驾驶途中轮胎陷入一处无警示的坑洞,车辆失控撞向路旁沟渠,送院抢救后伤重不治。
这些事故案例都反映出,政府缺乏有效的路洞通报与处理机制,以及承包商的施工质量参差,才会导致部分烂路在修补后很快又破损。
政府应趁此机会,透过SELCAT收集和整理数据后,积极处理道路受损问题,让雪州的“烂路梦魇”能够逐步终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