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正是蛇群出没季节,蛇是变温动物,能视乎环境温度变温生存和在热天较活跃;高温也逼使蛇群攀爬现身城市建筑物户外透气,例如公寓楼梯栏杆、住家马桶、沟渠、建筑物墙壁、山区等,有缘人目击蛇迹并不出奇。
万挠公主湖镇(Bandar Tasik Puteri)志愿消拯队主席旺尤努斯授招,遇见蛇切记惊慌,肢体不能大动作,蛇类不受惊吓之下绝不攻击人类。此时,人们要头脑冷静,记下蛇形特质和藏身位置,迅速联络消拯局捉蛇。
ADVERTISEMENT
他日前与团队成员向《大都会》社区报,展示捕蛇技巧。现场出动3条常遇蛇类,即蟒蛇、垃圾蛇和眼镜蛇做演示。
手机摄下 方便辨识捕捉
旺尤努斯指出,一般人怕蛇,看到它们吓得魂不附体,甭说要短时间内记下蛇貌,所以手机是最佳记录器,方便捕蛇队辨识蛇类,做好捕捉防范措施,同时方便医护员为被蛇咬伤的患者,抢在黄金时间内物色合适抗蛇毒血清。
至于被蛇噬伤处,伤口处可用湿毛巾轻轻裹上,千万别受到电影情节误导,禁止用布料紧扎伤口。
“捕蛇队抵达现场,往往第一发现蛇迹的投报者早吓得躲到远远,如此一来,加剧捕蛇难度,我们需要花时间重新搜索蛇迹,无从下手掌握逃窜去向。所以遇蛇别逃到太远,稍微与蛇保持适当安全距离3公尺以内就好,因为我们要掌握蛇最后藏身处。”
捕蛇队经常与蟒蛇(Ular Sawa)、垃圾蛇(Ular Sampah)和眼镜蛇(Ular Senduk)打交道。蟒蛇和垃圾蛇,爬行神速惊人,前者更是爬树高手。
“有些蛇类属无毒,经常出没森林和住宅,它们以猎食壁虎、蟑螂为主食,对生态环境平衡有帮助。我们鼓励民众学习辨识蛇类,保护野生动物。”
夏炎窜行出现 遇蛇几率高
蛇遇冬天冬眠,然而大马常年夏天或雨季,其实一年之内遇蛇几率挺多。特别夏炎气候,蛇窜行出现户外透气活动。
由于蛇体表面的鳞片有平行的凹槽,从蛇头延伸到尾部,有助它们移动时产生摩擦力和抓力。
旺尤努斯表示,捕蛇行动时,会出现蛇在垂直墙面滑行情景。
他指出,蛇也会从地下水管钻入住家马桶,面对这类惊悚情景,居民要马上致电消拯局求助,不能攻击蛇或冲水,因蛇与水属于共生关系,它们不可能轻易被马桶水力冲走消失。
“非常时期,我们使出非常手段应对,就是在另一端水管洞口开端出灌入大量沸水,蛇遇上高温感觉不舒服,它设法逃离地下水管钻出洞口,就趁蛇头探出来之际,用捕捉器擒拿它。”
不鼓励民众煮沸水驱蛇
旺尤努斯解释,用沸水驱蛇并不会伤害蛇体,但确实让蛇不舒服。遇上顽强的蛇十分棘手,因为它们按兵不动,宁死守呆在地下水管,与消拯员展开拉锯战,此时人们要不断灌入一桶桶沸水,逼使蛇离开地下水面。
“无论如何,我们不鼓励公众自己煮沸水驱蛇。这些工作交由消防员处理比较适当。公众记得冷静,不要攻击蛇。除非判断当下情况性命真正受到威胁,才好逃跑。”
破迷思 蛇不怕硫磺
搓手掌和硫磺驱蛇之说全是迷思。
网络流传遇蛇应急之计,包括搓热掌心会释放让蛇畏惧的硫磺气味达到驱蛇目的。
旺尤努斯指出,迷思导致人们无法吸收正确知识,以致害人害己。
他解释,掌心搓热并不是释放硫磺气味。
根据医学上解释,那是手上皮肤的角质层(蛋白质一种)因摩擦生热而发出一股糊味,虽含有少量硫元素,但不至于就发出硫磺味。最重要是蛇根本不畏惧硫磺。
针对网传撒盐或用燃烧过后的硫磺粉达到驱蛇效用一说,旺尤努斯强调,想在空气中点燃硫磺,其实很困难的事,几乎不可能成行。
“此外,消拯局有过临床实验,把蛇放在圈内中央,圈外洒上未经特殊处理过的硫磺粉,最后蛇成功破防,安然无恙爬出硫磺圈。”
询及节庆期间烟花爆竹,里面成分能否克制驱逐蛇类,旺尤努斯指出,烟花爆竹成分属爆炸易燃物,存在一定危险程度,若屋内或深山露营发现蛇迹,人们早已吓得全身发抖,哪来心思时间找爆竹烟花防御蛇类,更不可能往屋子和帐篷周围掷丢爆竹烟花,此举是玩火自焚,自招火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