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隆坡发生的多语招牌风波,让我想起多年前采访吉隆坡市政局高官带队拆除违例招牌的行动。
ADVERTISEMENT
吉隆坡市政局前市长拿督莫哈末阿敏在升任市长之前,曾担任市政局总监,服务三十余年的他对这座城市了如指掌。他在任期间曾经带队前往外劳聚集地—西冷路(Jalan Silang)、大家购物中心(Kota Raya)一带采取执法行动,拆除没有马来文、或外文如孟加拉文比马来文的字体更大的违规招牌。
当时莫哈末阿敏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的一句话,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他铿锵有力地说:“招牌上的外文竟然比马来文的字体还大,怎么可以?!”
是的,既然不行,为何某区通街都是非马来文的单一语文招牌,官员却视若无睹,又不采取行动?选择马来文字体较小的多语招牌,业者是抱着侥幸心态,还是完全不知有关广告牌条规?
吉隆坡市政局近日重返西冷路,再度大规模拆除违法招牌,当局是真的刚巧执行任务也好,还是“演戏”也罢,此举动不禁让人觉得是遭到施压而展开,更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
根据《1982年广告法令(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招牌必须采用马来文,字体也必须大于其它语文。有业者认为非清真的猪肉店,客户群对象肯定就是非穆斯林,那招牌为何还要注明马来文呢?相信广告牌业者在制作招牌时,都会适当“提醒”客户相关合法规格;但如果业者坚持己见也没法子,一切都是“后果自负”。
招牌是什么语文、字体多大多小,都不会动摇马来文作为国文的地位。
这次掀起的招牌争议只是政治人物为了政治利益而刻意炒作、煽动种族情绪,我们不应该让这起风波影响国民和谐与团结,并且要杜绝狭隘的思维,否则只会坠入政客的圈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