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社區:巴生河邊路
(巴生30日訊)地主任由空地荒廢淪為“小叢林”,對周遭鄰里構成破壞環境與衛生的滋擾行為,讓地方政府不斷為其佔用公共資源,須代為清理而大感頭痛。
巴生市議員李錫穩建議把冥頑不靈的地主列入“黑名單”,他日要向巴生王城市政廳申請獲取土地開發案的規劃許可(KM)前,需繳清所有土地罰款和清理費等,才能獲得放行發展,即建立有效的“攔阻”(sekatan)系統,以示警惕。
ADVERTISEMENT
“攔阻系統”盼起阻遏之效
“我會在市廳內部會議,向負責的部門主任和官員,提出設立這項攔阻系統建議,並且把地主拒付罰款的案件,帶上法庭進行提控等,希望能起阻遏之效。”
他強調,按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171法令)第82(5)項條文,一旦地主對地方政府發出諭令清理構成滋擾的源頭如荒地荒屋置之不理,可被判罰款最高1000令吉、監禁不超過6個月或兩者兼施刑罰,承審推事也可發出“滋擾庭令”。
或把清理費納入門牌稅
他坦言,市廳把清理費加諸在地主門牌稅,不失為一項“追款”的管道,但這方面牽涉一些法律程序與爭議,且地主能夠以“清潔費不是門牌稅”為由而拒絕繳付。
他披露,曾就上述建議在市廳內部會議向負責官員提出,並以雪州一些地方政府的類似做法為例。官員表示需再做研究,在參考了其他地方政府的案例後答覆他,以尋求制定把清理費直接納入門牌稅的可行性方式,畢竟巴生未有這方面先例。
李錫穩是在協調與安排市廳衛生組和園藝組派出一架挖土機和3輛羅裡,日前清空了其負責區河邊路一段毗鄰住屋的私人荒地小叢林後,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如是指出。
“隔壁屋主今年7月投訴,指屋地常年無人打理淪為荒草叢林後,市廳展開執法行動查證,很快通過系統揪出地主身分。除了在荒地張貼要地主自行清理的通知書,也派員雙管齊下到地主的登記住址遞交通知書,但地主都置之不理。”
荒地丟垃圾致“破窗效應”
李錫穩透露,隨著投訴人10月再向他求助,指荒地有毒蛇竄入住家、蚊子數量與日俱增、且有人到荒地丟垃圾衍生“破窗效應”,已屬緊急事件,他必須安排市廳衛生組儘快清理,並獲得園藝組派出挖土機和羅裡支援。
他形容,這已是手上處理的第三宗私人荒廢地個案,前兩宗都是荒屋問題,包括10月27日安排市廳拉大隊,清理一間廢置逾10年,位於河邊路旺宜花園冊邁路的一間“森林屋”。
“一般上接獲通知書的荒屋屋主,都會自行清理,但荒地地主則不理會。”
他不諱言,隨著“市廳助清理私人荒地及荒地”的新聞見報,接獲不少民眾求助,要求協助清理住家附近的荒廢場所,但市廳無法來者不拒,畢竟清理和打理私人地的權責在於地主本身,而非地主毫不理會,卻要佔用市廳公共資源來免費處理。
清理私人地非由市廳負責
“清理私人地的工作不是市廳來做,市廳要把款項用於緊急事項,如修路、砍樹及通溝等。市廳需要地主合作,自己的地方自己顧。”
他表示,屬於舊區的河邊路一帶,有許多佔地頗大約1至2英畝的空地尚未發展,地主一般任由其荒廢,直到他日有好價錢才會出售或開發成黃金地段。
不過,空地在這段期間荒棄淪為“小森林”,為鄰里周遭製造不少民生問題,包括蛇鼠蚊蟲出沒、垃圾堆積及水溝不通等,致使他頻頻接獲投訴。
直落玻璃公園保留地無人打理
李錫穩透露,為了解決直落玻璃與河邊路一帶的水溝不通問題,他特別協調市廳5個小組的8名官員,於9月11日展開一項跨部門稽查11段荒地的現場視察,發現到一些原來是發展商建好後移交給地方政府,並被頒佈在憲報的休閒公園保留地,卻無人打理。
他解釋,由於早期開發的當地沒有發展大藍圖,一些泥溝流經的是私人荒地,導致市廳在疏浚通溝方面,面臨權限問題而鞭長莫及,所以他要找出屬於市廳的政府地,以便能擬定一套良好維護的排水系統,利於治水排洪。
“若發現到的荒地屬於私人地,則會向地主開出諭令清理通知書。”
他說,參與的5個小組包括規劃組、衛生組、環境服務組、園藝組和執法組。他在會議上向部門主任提出,要求各部門盡力配合衛生組在清理荒屋及荒地方面的行動,如提供器械、車輛及人員支援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