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登、巴生3日訊)檳城州政府將禁止外籍勞工在私人經營咖啡店和小販中心掌廚13種美食;但大多數雪隆人均表示基本上不反對禁止外勞掌廚,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本地美食出自於真正的大廚始祖、徒弟或傳人,色香味都能保持在水準之上。
ADVERTISEMENT
據瞭解,檳城州政府在此前已嚴禁外籍勞工在檳島市政廳小販中心售賣炒粿條、叻沙等13種本地美食,而該州政府也預計在今年內立法,禁止外勞在私人經營咖啡店和小販中心掌廚這13種美食。
當中,包括叻沙、福建面、印度鮮魚(Pasembor)、炒粿角、椰漿飯、炒粿條、咖哩面、豬腸粉、蚵煎、滷肉、雲吞麵、魷魚印度炒麵及粿條湯。
消息一出,不少雪隆人也針對此事高談闊論,紛紛評論近年來許多餐廳、茶室或小販攤位,確實多由外勞掌廚,若想要尋找真正流傳的華人口味美食,則得慢慢地探索。
外勞較適合做輔助工作
《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走訪沙登、巴生一帶時,受訪販商和居民普遍不反對在雪隆禁止外勞掌廚,不過,有者坦言,落實起來並不容易。
他們坦言還是要以食物是否美味作為衡量的“標準”;有些人並不介意是否由本地人或外勞掌廚。不過,有人稱無可否認,由本地人掌廚的衛生觀感,確實良好許多。
有者指出,他們在茶室會盡量光顧由本地人經營的攤檔,除非沒得選擇。
“一些外勞掌廚的攤檔,食物水平其實尚可;一些攤位雖由外勞煮食,但背後老闆是本地人,由老闆備料,外勞員工只是負責加工及捧餐。”
然而,不少商販則認為,身為飲食業者,掌廚者最好還是由本地人親自出馬,外勞其實還是比較適合做輔助的工作。若只顧賺錢而難以控制餐食水準的拿捏,或對不起前來光顧的食客。
黃瑞林:倉促落實必引起反彈
萬撓州議員蔡偉傑早前在雪州議會上,也建議州政府“效仿”檳州,美食都必須由本地人掌廚,並從小販做起,以維持美食的口味。
掌管雪州地方政府、旅遊及華人新村事務的行政議員拿督黃瑞林則回應說,這確實是很好的措施,可雪州擁有700多萬人口,若倉促落實此措施,將引起一定的反彈。
“若落實這項措施,必定會有很多業者提出抗議。無論如何,我們將再進一步探討此事。”
潘國全(雪隆販商聯合會會長):
本地人較知傳統美食精髓
“道地特色或傳統美食由本地人掌廚,確實比較合適,畢竟本地人會較知其中精髓。若由外勞掌廚,味道始終會有差異,有些食客也會介意,認為食物不夠道地,這樣就會影響生意了。比如說,巴生以肉骨茶聞名,可許多業者都堅持由本地人掌廚,以確保維持餐食品質,也是對地方美食文化的尊重和傳承。外勞可充當助手或負責廚房內其他工作。
陳智偉(海鮮餐館業者):
聘本地人掌廚挑戰大
“我個人認為,主要掌廚人或大廚得是本地人,以確保維持餐食水準;外勞可擔任輔助角色。若廚房都交給外勞負責,外勞一旦學會功夫,不排除私自到外開業。儘管地方政府禁止外勞經商,但還是出現外勞搶灘問題。然而,要全面禁止外勞掌廚也不易,聘請本地人是一大挑戰。有些大企業則選擇‘中央廚房’運作方式,送貨到分行售賣。”
葉華仔(雲吞麵東主):
應先聆聽販商意見
“我的店內都是我和孫子親自掌廚,外勞只是負責輔助工作,因有顧客會堅持掌廚人要是本地人。有時候,顧客看到店內有外勞在工作,都會先再三確定是不是老闆親自下廚。不過,若政府要落實禁止外勞掌廚政策,得事先聆聽販商的意見,擬定良好制度才能推行。”
陳美霖(市民):
優先考慮本地人掌廚
“我個人比較取決於食物味道,較不介意是本地人還是外勞掌廚。不過,一般會優先考慮本地人掌廚的美食。雖不敢保證本地人攤位就一定乾淨衛生,但觀感相信會勝過外勞攤位。我在沙登光顧的茶室,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掌廚,若雪隆要效仿檳城的做法,會不容易控制。”
李玉明 (市民):
較能保證美食風味
“我個人認為,本地美食最好是由本地人帶著做比較好,至少和外勞掌廚相比的比例,要超出80至90%。其實由本地人掌廚的攤位,美食風味較能被保證,生意也比較好。但不少外勞攤位其實背後老闆也是本地人,只是老闆不願親自(出面)做。”
李女士(市民):
感覺外勞攤位衛生差
“我個人是不會買外勞烹煮的食物,即使知道外勞掌廚攤位背後老闆是本地人,我也會盡量避免購買。或許是心理作用或刻板印象,我會感覺外勞攤位衛生欠佳,雖然有些本地人攤位衛生也不見得合格。若雪州政府要效仿檳州政府的做法,我覺得是一項極好的舉措,但落實起來有難度。”
鄭慶雄(市民):
雪隆要效仿可先試跑
“雪隆要效仿此政策,可先從幾間店鋪或精選地區美食開始‘試跑’,否則在大家難以配合下,無法很好推廣本地美食。我並不太介意由誰掌廚,食物味道才是關鍵。當然,吃過那麼多間餐館,本地人掌廚的味道肯定勝過外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