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突访历史近半世纪的拿督克拉末巴刹,敦促隆市政局重新发展该市集,当地小贩希望首相的决策能点燃黑暗中一盏明灯,为这座充满马来传统特色的市集照亮前程。
ADVERTISEMENT
始于1977年的拿督克拉末巴刹,建筑结构和氛围,依旧保留清一色马来传统文化,当地业者大约百多人。巴刹摊位售卖鸡肉、海鲜、蔬果,外围则摆卖大量香料、洋葱、蒜头、江鱼仔、酱料、铸造马来剑以及马来传统饮食档口。
此外,巴刹内部小型店铺也有打金服务、金饰店、传统服饰和理发店。
《大都会》社区报记者走访上述巴刹时,发现周围停车位空间有限,当地不少木屋结构外观简陋破烂,看似屋内成员生活落魄潦倒。
室内灯色昏暗卫生恶劣
此外,巴刹室内灯色昏暗,卫生意识有待提升,沟渠干枯堆满垃圾。
小贩们披露,现有经济模式转型,不利于拿督克拉末巴刹发展,巴刹前景看似黯淡;由于周围林立多家霸级市场和便利店,现代消费者倾向光顾这类商场。
据了解,克拉末巴刹早期面临搬迁计划,所有小贩安置到1公里以外的现代化巴刹。唯地点和硬体设施不理想,大家拒搬迁,继续逗留原地。
阿都阿兹:旧式建筑存火灾隐患
对于国家领袖到访巴刹,小贩们没惊喜。他们表示,比较迫不及待看到政治人物的出现,有助解决民生问题,不是来当戏子。
理发师阿都阿兹(72岁)指出,巴刹附近住宅前身是非法木屋区,巴刹从70年代沿用至今,成为吉隆坡地标之一。
历届首相向来喜爱造访当地,其中以马哈迪对这里情有独钟,对方到访拿督克拉末巴刹次数最多。
他说,拿督克拉末巴刹室内主要建筑材料,仍保留数十年前的木制间隔板和悬梁,电线不曾更换,某个程度上存在火灾隐患。一旦着火整个巴刹容易火烧连环船,火势迅速蔓延。
“我从巴刹落成就一直呆在这里,从前理发一个人头收费1令吉,这年代涨至10令吉收费。平均一天有10位客人上门,够我勉强维持生计。”
搬迁地点不符巴刹基设
阿都阿兹表示,早前私人公司有意发展这里,始终无法令这里起死回生,如今隆市政局重新接手,但本身不抱乐观态度。
他说,小贩们不是拒绝转型,而是当初为小贩物色的搬迁地点根本不合适。
“虽说UTC属于综合性质政府部门建筑物,里面也有设陆路交通局和国民登记局,方便人们到那里办理证件。可是建筑整体设施与巴刹基设不符合。要吸引消费者到那种地方购物,几率很低。”
他说,本身打算近期内结业退休。
胡斯里:前往念经错过与首相交谈
杂货小贩胡斯里(50岁)指出,现任首相安华昨午1时10分左右突访,大部分小贩当时在清真寺念经,错过与首相会面机会。
他说,首相在巴刹巡视一会儿逗留片刻就离开,小贩们没机会与对方深入交谈。
胡斯里从小跟随母亲在当地摆摊卖杂货近50年,见证巴刹起落。他指出,小贩们大约10年前开始,就无法缴付摊位租金。
3楼摆摊不方便长者购物
“隆市政局拒收,因为当年要我们迁移到附近新起的城市转型中心(UTC),可是地点不适合经营湿巴刹,搬迁计划最终无疾而终。”
他说,湿巴刹售卖品都是杂货、鱼肉海鲜等,小贩当年被安排到UTC的3楼摆摊,建筑物没有电梯,年长者若到那里购物十分不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