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8日訊)馬大醫藥中心腎臟內科顧問林仕軍教授強調,腎臟病多方位治療的效果最好,而所謂的“多方位治療”,不只是需要腎臟專科醫生,也需要護士、飲食治療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及社工,還有最重要的是家人。
這場由星洲日報《醫識力》主辦的2024年第一場實體講座,“腎臟病的治療與護理─超越無知,開啟無限可能”於昨天下午舉行,獲得Fresenius Kabi贊助。現場出席人數達300人,而在《醫識力》臉書上觀看的讀者更高達700人。
ADVERTISEMENT
林仕軍在講座上強調,無論是不是慢性腎病,都需要每年去做至少一次的健康檢查。
“很簡單的做一次尿液檢查,看看有沒有尿蛋白?如果一個人的尿蛋白太高,就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因為尿蛋白指數太高,就有可能腎臟功能會不好,所以提早診斷,就可以提早治療。簡單來說,尿蛋白等於我們(腎臟)的明天。”
勿輕信網上“配方”
他也提醒觀眾不要輕易相信那些在網站上賣的“配方”,如“護腎神器”、“一天8小時可以提高腎功能”或醫療級的“修腎”床墊等等,那些都是誇大其詞的廣告。
“慢性腎臟患者不只要注意腎臟功能,其實使用藥物例如控血糖藥、高血壓藥等等,都有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一些患者只是知道有高血壓要每天吃藥,卻沒有試過去驗尿看看自己有沒有尿蛋白,一旦知道了,就已經為時已晚了;所以不只是要患者控制糖尿、血壓,還需要保護其他器官如心臟、腎臟等。”
他在講座中也提到SGLT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s),並表示這已經被證實可以延緩病情。
提早診斷 用藥效果最好
“提早診斷和治療,用藥的效果最好,但是太遲效果就沒有那麼理想,SGLT-2 抑制劑也可以保護心臟,減少入院風險。”
他提及腎臟病未來的治療方式,現在在進行研究的希望包括幹細胞治療,可以修復破壞的腎細胞、減少腎發炎、減少細胞雕亡、刺激血管新生、減少腎臟纖維化、穿戴式的洗腎器材、人工腎臟等等。但是這些新型的研究和技術都需要時間。
他總結說,風險評估在腎病治療裡是非常重要,及早診斷是防止彈性化的最重要因素。有些藥物可以延長腎臟的功能,但治療慢性腎病不能單靠藥物。多方位治療很重要,包括飲食蛋白要低,不然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而且酮酸分量要夠。如果擔心營養不足,可以加上酮酸(一種補充劑),但這些都是依靠腎臟科醫生根據患者的重量來調配。
講座結束後,林仕軍也帶了5名“徒弟”來到現場,由未來腎臟專科醫生分成5組,為現場的觀眾回答問題和解釋他們的尿檢報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