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观念上,我们常将品牌与商品、企业连结,而大学则被视为知识的殿堂,似乎与商业毫不相干。今年8月,新纪元大学学院品牌与创意部(简称“品牌部”)成立,为大学的面貌添上了崭新一笔。
大学究竟需要品牌化吗?随着社会不断演变,教育也默默发生变革,而新纪元以其品牌部为先锋,在这场变革中谱写了属于大学的全新篇章。
ADVERTISEMENT

因疫情萌生品牌化想法
新纪元品牌部总监郑诗傧副教授说,该部门的成立源自于学校面对疫情挑战的需要。
“当时,校长召开紧急会议,让大家集思广益构思线上招生的方式,为了以最快速度让新纪元品牌透过网络引起大众关注,我提议每天写3个文案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就这样,我持续写了一年。”
同年6月,郑诗傧接手招生处,并改为市场与行销部。
策划推进招生率增长
“那时,我发现以往招生不利的原因在于我们不注重市场占有率,只重视行销,市场推广策略的缺位导致招生形式非常被动。在持续策划与推进下,他们在2022年初看见效果——新纪元的招生数据增长了1.18倍,该部门也在当时逐见雏形。
她坦言,教育产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周期长、价格高,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复杂。为了部门长远发展,除了总监、副总监,他们在视觉行销方面专聘创意美术主任,同时有数位策划共同营运部门。
“我们也必须了解行销知识,如市场学、品牌学、危机公关及文案策划等。”

黄子扬:提升品牌永续经营
副总监黄子扬表示,该部门的最大价值与优势是提升新纪元品牌的永续经营。
“疫情趋缓后,许多中小型企业因没有长远计划及塑造品牌的概念,都濒临倒闭。其实品牌应该比商品先面世,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特别定位,才能持续长久地经营下去。当然还要加上一些自己的小策略,才能在市场上屹立不倒。
他说,大学品牌的确不易打造,他之前在广告业做了4年,负责过大大小小,不同类别的产品、品牌,从房地产到一瓶酱油,各种类别都有涉猎。对他而言,这些都不难,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即可。
他表示,大学品牌不容易做的原因在于,所谓品牌塑造并非只是卖课程,学校所有人事物都是品牌的代表,如老师、学生、校友、建筑及课程等各个单位。
“我们需要打破传统,兼顾方方面面,这也带出我们的任务重点:对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对老师,我们可以如何共同塑造属于新纪元的品牌形象。”

新纪元品牌定位:以人为本
郑诗傧提及,莫顺宗校长把新纪元的品牌定位定为“人”。
“以人为本;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最终都会回到这个原则上。我们把标语定成‘新世纪里的产学研大学’,是希望从新纪元毕业的学生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她补充,她一般的思路为哪些东西好玩,策划一些可以让学生的作品推销出去,从而提高学校品牌好感度的活动。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东西,但我的脑袋有一个方程式:凡是为学校、学生加分的我们做;让学校扣分的、危害学生的,我们去修改。”
制定新纪元专属品牌识别系统
黄子扬强调,品牌打造是一种无法量化(intangible)的行销手法,是一种好感度的代表,无法衡量绩效。
“当别人一看新纪元就觉得,‘嗯,新纪元不错呀!’这就是成功的案例。”
另一方面,郑诗傥提及,其实外界已注意到新纪元独有的魅力,他们知道校园原创歌曲集《起飞》、毕业趴、会员APP等,也觉得该校很特别。可想而知,新纪元的品牌力早已开始发酵,逐渐发挥作用与效果,甚至开始被大众广泛讨论。
“我们在校园附近购置一间洋房,并计划在那里举办一些艺术展、音乐节、市集等各类活动。这也是打造活力校园重要元素之一。我们不仅邀请业界的专业手作人前来设摊,也会开放给学生,让他们有个平台展现才华、体验其中乐趣之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就是我们的品牌之一,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稳固、广阔的平台,让新纪元的学生处处可见。”
黄子扬表示,毕业趴、《起飞》、校园文案等过去做得好的,都会持续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品牌指南(corporate identity),它是每家企业品牌都需要的识别系统,目标是让大众记得新纪元的品牌元素,形成一种既定印象。
“我们把新纪元的独特元素,从视觉及精神上勾勒出来,让新纪元人及大众都能对这些元素有明晰的认知,从而形成品牌识别系统。接着,再根据这个系统去执行每一件事情,才能打造一个稳固的大学品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