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啟基
在繁華的城市中,傳統咖啡店扮演特殊的角色,它承載著歲月的痕跡,無形中沉澱出了一種歲月和舊時光的味道。
ADVERTISEMENT
烤麵包、生熟蛋搭配咖啡或奶茶,是大馬人早餐的日常,然而,要找到老師傅以傳統手法沖泡茶飲,甚至用木炭烤麵包的傳統味道,如今已買少見少。
隨著時移世易,傳統咖啡店即使有意傳承,也未必有人想學習這門手藝。
清晨起一個早,坐在傳統咖啡店喝著咖啡、吃著塗上加椰和牛油的麵包,再來兩顆半生熟雞蛋,是小鄉鎮獨有的一道風景,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三代人經營走過73年
樂民茶室,這家從1950年開業的咖啡店,餐單隻有4種簡單的食物,即烤麵包、蒸麵包、生熟蛋和茶飲,能在時代洪流生存下來,只因堅持以“傳統”掛帥。
本期的《老就是寶》走進了一間擁有73年曆史的安邦新村大街樂民茶室,古早味的茶室,香濃的海南咖啡,源自三代人的堅持。
樂民茶室目前由3名打理人王英美(75歲)、王秀漢(67歲)及王麗桃(60歲),共同經營,一家人齊心協力守護祖輩的心血。
王英美:家族自研發濃稠咖椰
王英美受訪時表示,樂民茶室是其家族的生意,從叔叔、父親那一代開始營業到現在,如今則由她與其弟弟打理茶室生意,她的弟弟負責沖泡咖啡,而她則負責在茶室內看頭看尾,哪裡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她就會在那個崗位“上陣”幫忙。
“我偶爾在店內幫忙衝咖啡、烤麵包、端茶水、生熟蛋給顧客,同時我還負責煮咖椰,麵包上塗的咖椰是我們家族自行研發的。”
她表示,咖椰製作需要許多耐心,因為咖椰很濃、很黏稠,需要一直攪拌,並且不能加水,花費極大的精力。
“基於茶室的需求,咖椰大概一個星期就得製作一次。咖椰的原材料也非常簡單,主要是雞蛋和白糖,是從第一代就傳下來的材料表,所以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原本的味道。”
70年經營模式不改變
王英美憶述,起初茶室是在安邦新村的一個街道上,還是一個簡陋的小木屋,在1958年時茶室才搬遷至新村大街,環境也更為寬敞、舒適;時過境遷,如今茶室還是維持當初的模樣、白色的牆壁、餐桌及椅子。
她表示,從當年開業至今,70多年來樂民茶室的經營模式不曾改變,即茶室負責提供茶水,店裡的檔口則是出租給熟食小販經營,目前有售賣糕粿及湯麵的檔口。
她說,其父親沖泡咖啡的手藝是當時村內無人能比的,小時候看著父親拿著過濾用途的小布袋,在咖啡店以滾燙熱水加入咖啡粉,沖泡出一杯杯香濃咖啡。
“住在新村的人,我們通常都認識彼此,無論是爸爸、孩子還是孫子,什麼時候會來這裡,早上習慣喝些什麼我們都知道,所以他們來到這裡不用下單,我們就已經準備好了麵包及雞蛋等;咖啡不需要說少甜還是無糖,我們都心中有數。”
她表示,以前的人都沒有坐在茶室內喝茶聊天的習慣,只是隨著人們飲食文化的改變,才開始流行起在茶室內“嘆茶”聊天的習慣。
長者“嘆茶”小憩閒聊站
王英美說,樂民茶室有一個外號,即“老人茶室”,因為該該茶室每逢早晨都迎來許多長者,前來喝茶吃早餐,而樂民也漸漸變成長者及退休人士的小憩閒聊站。
她還說,村民平日喜歡,叫上一班朋友,點一杯咖啡,一份烤麵包,就坐在餐座上“嘆茶”聊家常,這一座就會坐上一段時間,從早聊到中午,每天都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從年輕到現在,我的人生中有大半輩子的時間都是在茶室中度過,但我並不會覺得厭倦,如今看管茶室生意,這還可維持日常活動,不至於讓我的生活變得沉悶。”
王麗桃:年紀大回來接手生意
王麗桃表示,原本她是在一家診所的護士,後來因冠病疫情的關係,加上店內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因此她在2021年時便肩負起打理茶室的責任。
“我目前在店內是負責看頭看尾,在櫃檯協助顧客結賬。”
她說,該茶室是家族生意,因此她希望茶室的生意可以繼續下去,加上她也到了一定的年紀,因此,便決定回來接手家族生意。
王秀漢:手衝咖啡有人情溫度
每一天負責沖泡咖啡的王秀漢表示,海南人具有一手傳統沖茶功夫,衝出來的咖啡別有一番風味;衝熱飲必須熱得透徹,茶杯也需燙過;冷飲則需冰冰涼涼,不冷不熱的冰咖啡不會好喝,撲鼻的茶香又到味,喝起來才舒暢。
他說,海南人最遲下南洋,當時找不到工作,跟英國人打工,從英國人喝下午茶吃麵包文化中學習,進而衍生海南人從事茶餐業,也是馬來西亞飲食文化遺產。
他表示,他在凌晨5時就必須起床,之後便開始準備茶室的一切,如他需要煮燒水,為之後的泡咖啡、泡茶做準備,因為樂民茶室有一個堅持的原則,那就是在泡熱飲時,要先“燙杯”,意為用滾燙的水燙一次杯子,才將飲料倒入,這樣才會讓熱飲的溫度更持久,不會因為時間長了飲料也會失去一定的味道。
他說,傳統店曾經歷輝煌,每一間咖啡店都有自己的做事,市場條件具足,有古色古香的氛圍,人手沖泡的咖啡,每一杯都是人情與溫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