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中区一二校义演筹122万 王润华:汇聚力量送温暖




(吉隆坡26日讯)“爱华教义演”昨晚在吉隆坡新翠华楼酒家圆满落幕,成功为吉隆坡增江中区华小(一)校及(二)校筹得122万4310令吉,用于建造篮球场及提升学校硬体设备。
这项义演是由星洲日报与海鸥基金联办,吉隆坡增江中区华小(一)校及(二)校承办。晚宴筵开逾130席,剪彩仪式也获得约80名赞助人及嘉宾担任鸣锣、击鼓和剪彩嘉宾,场面十分热闹。
ADVERTISEMENT
增江中区(一)校及(二)校董事长拿督王润华在晚宴上致词时表示,今年是增江中区学校成立的第72周年,该校在1951年成立,原名为“民强华小”,于同年9月从泗岩沫迁移到增江北区。之后,在1973年开始分为增江中区(一)校及增江中区(二)校。在这70余年的岁月,该校为社会培养出许多在各领域活跃的专业人才,无数莘莘学子亦在母校度过了难忘且欢乐的小学生涯。
他说,“爱华教义演”是一个汇聚社会力量及传递温暖的平台,此次筹款凝聚了社区、校友、家长及热爱华教人士的力量,全员参与筹款及义演活动,筹募重建篮球场及提升学校硬体设备基金,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造稳固根基。
出席义演者包括甲洞区国会议员林立迎、星洲日报总经理(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陈金泉、海鸥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财务长、海鸥基金信托人丘观庆、“爱华教义演”筹委会总策划黄世辉、增江中区一校及二校副董事长林敬蛟、董事部财政兼校友会主席苏祺理、增江中区一校家协主席萧忠鸿、增江中区二校家协主席陈珮雯、增江中区一校校长符薇薇、增江中区二校校长徐爱庄、董总总财政拿督杨安山及甲洞福建会馆主席陈春发等。

林立迎:甲洞须觅地建中学
林立迎透露,甲洞国会选区共有13所中小学,其中的11所是小学,包括6所华小、2所宗教小学及其他国小,而中学只有2所。因此,当11所小学的学生毕业后,2所中学无法接纳所有的小学生。
“甲洞卫星市中学是吉隆坡最大所的中学,也是接纳最多学生数量的中学。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甲洞区是时候寻觅一块合适的土地建设中学,以应付11所小学的升学需求量。”
他也透露,他在今年已各别拨款5万令吉给增江中区华小(一)校及(二)校。

陈金泉:盼凝聚华社续献力
陈金泉表示,增江新村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新村之一,他亲眼见证它在过去3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喜见增江北区这么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周围高楼大厦林立,因此,学校的设施也应该要与时并进,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提升。
他指出,昨晚的晚宴是今年“爱华教义演”的第5场,为增江中区一二校筹募所需的建设基金,以造福莘莘学子,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凝聚热心华教人士的力量,为华教的未来发展,继续贡献一分力量。
“大家必须了解,篮球场建好之后,仍然需要继续维修、保养和提升,包括校舍在内,这些都需要大家在未来继续给予支持。”
他说,华小虽面对各种竞争,但也拥有许多其他源流学校无法拥有的优势,其中一个最大的优势,便是获得华社普遍的认同与支持。不仅如此,华小也获得越来越多友族的支持,欢迎友族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让大家一起接受华校的优质教育。
他表示,星洲日报作为华人文化机构,向来心系华社,并对推广及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中文教育方面视为己任。星洲日报愿意与任何团体合作,致力发挥媒体的影响力,结合私人界,为华教及华社尽点绵力。
他也感谢海鸥基金,让两个集团从2010开始对回馈华社和华教尽点棉力。他衷心的希望,这项合作也能像推扩华教及中华文化那样,长久的传承下去。

丘观庆:海鸥星洲携手11年筹逾1亿
海鸥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财务长、海鸥基金信托人丘观庆透露,海鸥基金与星洲日报合办“爱华教义演”携手走过11年,已为75所学校筹获逾1亿3150万令吉,每场义演都是集大家的努力所铸造出的辉煌成绩。今年,他们依然结合媒体、企业、学校、董家教、艺人和社区资源的整合,继续传承这股精神,为华社贡献一分心力。
他指出,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和华文报章被视为华人社会的3大支柱,而华教、华团和华人新村则是华社的3大堡垒。
“爱华教义演”这次来到的增江新村是全马最大的华人新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增江转型为深具活力的社区,居民仍珍惜中华传统文化。
他说,在“爱华教”这个场合能感受到浓烈的人情味,是一代接一代传承的丝丝暖意。华文教育能发扬光大,更是多得热心人士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和坚持,海鸥集团期待这样的合作关系能够长远的持续下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