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29日讯)来自巴生海南村的卢静莲(40岁,Loo Ching Lian)在10年前患上卵巢癌第3期,目前仍需进行定期复诊,还需照顾家中一家老小,每个月高额的医疗费用、生活费用令她难以负担。
她在面对庞大医疗费用及生活拮据困境下,寻求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协助。
ADVERTISEMENT
筹募7万2000令吉
星洲日报基金会接获卢静莲的求助个案,经过家访及审核后,决定为她筹募7万2000令吉医疗与生活援助金,款项筹足后会每月拨放3000令吉,为期2年。
自小多病 术后引发并发症
自小体弱多病的卢静莲,在19岁时就开始服用高血压药物,还不幸在10年前患上卵巢癌第3期,虽然她已在马大医院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但至今每3个月或6个月都必须回马大医院复诊,以便确保体内癌细胞没再复发;另外还需要前往巴生中央医院,进行妇科、内科复诊,领取高血压药物等。
卢静莲向《大都会》社区报记者指出,自小她的体质就比较弱,患上卵巢癌进行手术后,虽然成功抑制体内的癌细胞,但术后也引发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皮肤过敏,来月经时大量出经血;近期在煮饭时,手部还不小心被烫伤。
她说,近期她发现背部骨头痛,于是前往马大医院复诊,由于马大医院医疗费用昂贵,医生在了解她的经济状况后,建议她前往巴生中央医院治疗。
每个月薪水仅2200
她表示,目前她在住家附近的一间中国物流工厂上班,工作性质包含做账、出外采购等,每个月薪水为2200令吉。
“我除了要照顾自己,还必须照顾父亲、母亲,以及我弟弟的一对儿女,即卢宣伶(11岁)和卢光亮(8岁)。
弟丢下姪子姪女不顾
“因为弟弟跟她的老婆已离婚,如今他还欠了大耳窿一屁股债,扔下一双儿女给我照顾,家中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及医疗费用,都快把我压得喘不过气了。”
父中风母失智又三高
卢静莲表示,她的父亲在去年9月份脑中风,还患有三高,因此每个月需要服用高血压、尿酸、胆固醇、服用中药调理身体,偶尔还需要进行物理治疗针灸,每个月医药费就需逾500令吉。
她说,年迈的母亲记忆力开始退化,经常记不起事情,之后她便带母亲前往马大医院看诊,医生诊断结果是母亲得了失智症,还声称这是接种冠病疫苗产生的副作用。
“母亲记忆力开始退化,如今已无法自理生活,就连最基本的吃饭、冲凉都不会。”
她说,母亲除了有失智症,还有三高,需要定期服用高血压、尿酸、胆固醇的药物,每月医药费为200令吉。

她补充,本身薪资为每个月2200令吉,每个月支付父母的医药就花费近800令吉,还需从薪资内扣除435令吉供车,同时还需缴付水电费逾200令吉,还有她每个月看诊需花费近300令吉。
卢静莲独立养家,支出庞大,因此她希望星洲日报读者慷慨解囊,协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他们没有积蓄,没有医药保险,她每个月只赚取微薄收入,而她后续治疗医疗费仍未确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3日讯)缅甸大地震已导致2000多人罹难,灾区情况仍不乐观,急需国际社会援助。星洲日报基金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及佛光民防部队今早宣布出发缅甸地震灾区赈灾,包括协助伤患医疗及提供灾民物资。
此次赈灾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包括亚洲救灾联盟2人(昨天已出发)、医生2人及佛光团队9人,由行政组知宣法师与普贤分会柯美芳会长共同率领佛光民防部队随行,预计赈灾天数为4月3日至7日。
本报陈伟伦和陈敬晖也随团飞往缅甸仰光和曼德勒,为此次救援团队的一分子。
此次佛光会启动救援机制,以救援、医疗、民生物资、人道关怀等“四合一”救援系统前进灾区。
佛光山新马泰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表示,自缅甸发生大地震后,星洲日报基金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及佛光民防部队便积极筹备前往缅甸四合一救援,惟碍于签证问题延迟启程。
“苦候6日,直至昨午会晤缅甸驻马大使后,签证终于获批。”
他说,经过多方协调,包括财政部、内政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 ,以及丹斯里李金友引薦之下,团队于昨日亲自拜访了缅甸驻马来西亚大使,并当场捐赠8万令吉,请大使馆转交缅甸灾黎,传递这份来自马来西亚的关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对我们的真诚援助之心深表感动。
“昨晚6时,大使馆紧急通知我们即刻领取签证,此次获批的是特别外交签证,可直入灾区曼德勒。然而,从缅甸传来的消息显示,当地治安仍不稳定,尽管军政府与反叛军宣布停火以便救灾,但实际情况依然充满风险,物资亦严重短缺。”
觉诚法师得知,原来缅甸当地仅接受国家层面的救援行动,随着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流逝,他说,如今星洲日报基金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及佛光民防部队的任务是协助伤患医疗、提供灾民食物物资,并给予灾民心灵上的慰藉。
“我们肩负着全球佛光人对缅甸的祝福、马来西亚民众真挚的爱心、星洲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以及佛光民防部队的勇毅与智慧,向缅甸灾区迈进。”
筹集350公斤医疗用品
出发前,该赈灾团队已备好350公斤的医疗用品和药物,顺利登机,抵达缅甸后计划先在首都仰光采购大约3吨的灾区急需物品等物资,明日正式进入曼德勒。
觉诚法师今早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为赈灾团队送机,他补充:“我们会准备大约3吨物资,以食物和医疗卫生为主,例如医疗品、女性用品、帐篷等。”
赈灾之路充满未知数
由于缅甸灾区的道路、基本建设及通讯网络受到严重破坏,然此次赈灾之路曲折和未知数。
觉诚法师说,“曼德勒没有通讯,没有网络,这次救援之路也是困难重重,(明天)到底能不能进也是未知数。”
星洲日报基金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及佛光民防部队过去曾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泰国曼谷水灾、尼泊尔强震等都曾参与赈灾行动,如今将尽所能提供缅甸人民必要援助,以挽救更多生命。
此次赈灾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预计赈灾天数为4月3日至7日,本报陈伟伦和陈敬辉也随团飞往缅甸仰光和曼德勒,为此次救援团队的一分子。(佛光山提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