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瑞蓮.75歲.怡保人.退休人士
小時候,阿媽帶我到Park場(怡保銀禧園)大劇臺看大戲,還記得石燕子是我第一個觀賞演出的香港班老倌,印象最深刻是名伶關德興在《神鞭大俠》中,揮動長鞭滅掉一列蠟燭的火焰,所以我在童年便對粵劇產生濃厚興趣。
ADVERTISEMENT
當年Park場還設有露天電影院,孩童看一場戲應該是兩三角錢,以及一座華語歌臺、桌球和遊戲機,二樓售賣酒類和飲料,傍晚時分就會非常熱鬧。
到了中學時期,每逢神誕,神廟就會禮請香港班演出。怡保市區最盛大的慶典是九皇爺誕,怡保鬥母宮、東天宮、哪吒廟和女媧宮都有大戲上演,甚至做上兩星期,早年就目睹過潘有聲、黎家寶、任劍星、黃家寶、梁寶珠、何志成及溫玉瑜等人風采。
大姐也連同朋友帶我過去吉隆坡追看雛鳳鳴、李香琴、文千歲、廣州丁凡及蔣文瑞,還有黎駿聲和倪惠英的《花月影》,也曾搭火車到新加坡觀看南紅和朱秀英聯合演出,其中一出是《再世紅梅記》。
那個年代的麗都呼聲,除了廣播劇,還有播放粵曲,我越聽越喜歡,被同學拉入霹靂順德會館粵曲組學習,結果一直活躍至今,並在7年前開始出任主任;這些年來,怡保和萬里望的粵劇粵曲組織都有我的身影。
我的粵曲入門開山師父為梁鴻輝,並紮下根基,早期是選擇“平喉”(男聲),唱上三四年,過後再向梁根學習“子喉”(女聲)至今,由沉音上調到七段(離線)高音的過程非常辛苦。
到了2006年,我接觸粵劇,在萬里望音韻粵劇社的老倌露劍鋒教導下,人到中年第一次盛裝上臺呈獻粵劇,在《幻覺離恨天》中飾演林黛玉,所演出的其它角色《帝女花之香夭》長平公主、《七月七日長生殿》楊貴妃,最喜歡是《十奏嚴嵩之寫表》具有正義感,為民為國和大仁大義的海瑞夫人。
我正在霹靂順德會館粵劇組籌備開班招生,依傳統手法教授練唱小曲入手,熟練過後再教唱大麴,循序漸進,教導認識工尺譜及簡譜,傳承粵曲粵劇文化,培養接班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