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起吉隆坡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美食、購物中心,還是一棟棟林立在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呢?
ADVERTISEMENT
週末不想呆在家,但是又不想舟車勞頓出遠門? 不如就來個吉隆坡一日遊吧!來吉隆坡走最有華人氣息的茨廠街、鬼仔巷及中華巷。
茨廠街大馬多元文化縮影
吉隆坡可說是見證大馬歷史發展蛻變的重要城市,來吉隆坡一日遊除了去吉隆坡雙峰塔(KLCC)以外,第二個必去地點非茨廠街莫屬。
據瞭解,茨廠街為吉隆坡早年的主要商業區,也是華人聚居之地。據說葉亞來早期曾在這裡設木薯廠(木薯粵語為“茨”),茨廠街中文名字因而得來。
茨廠街的正式名稱為八打靈街(Jalan Petaling),是吉隆坡最早出現的街道之一。
與此同時,茨廠街亦是馬來西亞的縮影,行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到三大民族在逛街吃美食的身影。
在這裡不僅可以尋得各類老字號美食、首飾品、服裝等等,周邊還林立著不少老會館,這些會館都見證著吉隆坡茨廠街的轉變。
鬼仔巷 活化改造成打卡勝地
鬼仔巷位置處於茨廠街巷弄內,是當時許多華人居住的地方。在還未改造成打卡景點時,當地的居住環境是雜亂不堪的,一間屋子被分割成幾個小隔間,出租給不同的租客,一家幾口共用一個房間也是常見的事。
這是負責管理鬼仔巷的百川管理有限公司的合夥人鄭萬馨,對於鬼仔巷還未經過改造前的描述。
她說,雖然當時的街道是髒亂的,但這裡的街道、巷弄處處都充滿吉隆坡市民的回憶。
該公司為了翻新鬼仔巷,於2018年啟動一項名為“鬼仔巷計劃”耗資150萬令吉,翻新及美化具有歷史意義的黃金地段。
武吉免登區國會議員方貴倫在2019年4月份時,還受邀前來開幕。
鬼仔巷承載著前人的生活回憶,充滿歷史的痕跡。但隨著時代變遷,這條巷弄也逐漸被荒廢,因長期無人居住及日久失修,繼而讓這條巷弄更顯荒涼。
每逢佳節,鬼仔巷也將進行佈置,以配合佳節的主題,讓民眾前來打卡。
中華巷 尋找傳統老味道
老吉隆坡人都知道,在熙熙攘攘的茨廠街後面,有一條逐漸被遺忘卻又深藏在許多吉隆坡人美好記憶當中的巷道——中華巷,這裡有著不少的歷史往事與傳統味道。
中華巷入口處,豎立著一個寫著“李霖泰菜市場”的牌匾,該巷口有四個出口,即茨廠街出口(柏屏大廈與美洲茶室旁)、敦李孝式街出口(關帝廟旁)、思士街出口(金蓮記與馬來亞酒店旁)和中華巷出口(柏屏大廈後面)。
取名為“李霖泰菜市場”是因為當地曾有一名國會議員,他在任職期間盡心盡力為民服務20多年,他就是李霖泰,“李霖泰菜市場”就此油然而生。
對這一區較熟悉的人都知道這裡有味道絕好的章記咖喱面、釀豆腐等古早味的平民美食。
中華巷豬腸粉第三代接班人何國樑(43歲)受訪時表示,該檔已有70年的歷史,如今製作的豬腸粉依然沿用爺爺祖傳下來的秘方。
“這份豬腸粉事業是由我爺爺創立的,後來則是由我父親接受,如今則輪到我經營,我們在這裡開檔營業已有70年了,因此對這條街有著很深刻的情懷。”
他分享說,以前的豬腸粉配料很簡單,普通醬油加上青辣椒,如今該豬腸粉則有增加甜醬、辣椒醬,為顧客提供另一種選擇。
金記什雪第三代接班人林權成(55歲)表示,該檔口已有80年曆史,早前是由婆婆創立的、後來則是舅舅,如今則是由我經營檔口的生意。
他說,煎蕊及ABC雜雪是本地傳統冰點,一碗刨冰,在刨冰上加入椰奶、煎蕊條、椰糖及紅豆等,形成一碗人人都愛吃的古早味冰點。
一個充滿人間煙火的中華巷,除了彙集各類傳統美食之餘,還有一處早市售賣蔬菜、肉類,其中一檔售賣生豬肉的業者譚亞祥(80歲)對記者說,他在這裡售賣豬肉已有70年,見證當地最初的模樣,因此對中華巷也有著很深刻的情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