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自己充电:持咒转化能量场”讲座
(八打灵再也5日讯)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医生强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痛苦,拥有智慧与慈悲心,持咒念诵才能真正转化能量场,带来身心平衡与内心的宁静。
洛桑加参医生今早莅临星洲日报总社,在由《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联办的讲座“为自己充电:持咒转化能量场”上,分享如何运用持咒疗愈与能量调节技巧,提升身心状态。
ADVERTISEMENT
他指出,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与烦恼,其实大多源自于处理方式的错误。很多人用愤怒、抱怨及责骂等方式来面对问题,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他表示,“解决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得多”,无论是追求家庭和谐、身体健康、内心快乐、财富圆满,还是事业成功,其核心都离不开“智慧”这个关键字。

传授6重要咒语
“持诵文殊菩萨的咒语能帮助我们获得智慧。智慧一旦具足,健康与快乐自然随之而来。人生最大的功课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而智慧能让人看清事情的本质,不被情绪牵着走。”
他也传授了6个重要的咒语,包括文殊菩萨心咒、绿度母心咒、药师佛心咒、三字明咒、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以及释迦牟尼佛心咒。
他强调,念诵咒语的前提,是要点燃内心真正的慈悲心,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指“觉醒的心”或“开阔的心”。当一个人情绪低落、充满抱怨时,内心通常是狭隘的;而一旦心胸打开,便能容纳世界万物,烦恼自然化解,快乐与平静随之而来。
他表示,持咒真正产生力量的关键,不在声音多响或次数多,而在于内心是否真正生起了慈悲与菩提心。一旦内心开启、心胸打开,不论念哪一个咒语,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佛教中称为“福报”。
“当你的能量体变化了,你的感知改变了,你所体验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原本不顺眼的事物开始变得可爱,原本不能原谅的,也能放下。”

鼓励每日3分钟“慈悲冥想”
同时,洛桑加参医生强调,只要心中拥有真正的慈悲心与爱心,不仅能避免许多灾难与意外,也能因无畏与慈心而产生强大的免疫力。
他指出,真正的慈悲或善良,是来自内心无所求的爱,是能够先宽恕自己、放下怨气的能力。当你每天抱怨这个不对、那个不好,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他也鼓励大家透过每日3分钟的“慈悲冥想”,来训练自己的心。
他建议,在冥想前可先默念菩提心祈愿文,然后闭上眼睛,观想自己、亲人或所爱之人平安、健康、喜乐;也可默默发愿,从今开始不再生气和怨恨,学会原谅、放下与感恩。
他强调,这样的练习只需每天3分钟,6个月后就会看见明显的改变,一两年后,生命的运势与能量就会如同持续上涨的股票,不断走高,无法停止。因为内在慈悲的累积,终将转化为外在的福报。

以慈悲心看待讨厌的人
洛桑加参医生提及,自己需调整对他人的态度,尤其在面对那些自己讨厌的人时,应以慈悲心去看待他们。
“当我们开始用爱与慈悲去看待那些曾令我们不悦的人时,原本的厌恶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感恩与喜悦。这个过程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心境,也能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他说,当我们的心中充满慈悲时,眼中所见的将不再是恶魔,而是菩萨与善良。反之,若心中充满怨恨与愤怒,我们便会与这些负面情绪和困扰相对抗,这不仅让我们精疲力尽,还消耗了宝贵的能量。而当我们学会放下怨恨、宽恕他人时,内心的平和与轻松就会随之而来。
他强调,慈悲是无敌的力量。那些拥有强大慈悲心的人,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与保护。相反,那些心存恶意的人,最终也会因为缺乏慈悲的保护,遭遇厄运。
他补充,菩提心与慈悲是通向觉悟的关键。慈悲心的培养,尤其是去除对自我的执念,是实现真正自爱与关怀的基础。若没有慈悲心,无论如何修行,都是徒劳无功的,心灵也不会有所触动。
他分享道,文殊菩萨的修行方法不仅仅是念诵咒语,而是要通过智慧的修炼,斩断一切困扰我们的烦恼与执念。在面对疾病、困境或不安时,利用文殊菩萨的咒语可帮助净化内心、减轻痛苦。
“自他交换法”净化心灵
此外,他也谈及“自他交换法”(Self-exchange)。
他说,这一法门的核心在于通过自愿承担他人的痛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并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尤其在面对自己或他人健康问题时,将自己的健康和福报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做法能够迅速带来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通过这种自他交换法,他亲身体验到,内心的忧虑和病痛在心境的转变后自然而然地消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