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有故事的人

|
发布: 12:36pm 11/06/2023

中醫

中醫

照顾患者情绪更重要

Text─吴爱月
Photo─受访者提供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杨凯健· 30岁· 巴生人 · 中医师
杨凯健·30岁·巴生人·中医师

18岁是我生命的转捩点。那年,父亲被诊断为末期肺癌,身为长子,我决定留在本地升学,也因为父母的鼓励,选择在英迪国际大学攻读中医。

父亲在两年后撒手人寰,母亲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走出阴影。从父母身上,我发现很多医生以疗病为主,忽略了患者甚至家属在心理上的痛苦。其实生理疾病与情绪波动息息相关,就像母亲那时失眠和食欲不振的问题,都是因为失去父亲过度悲伤造成。

ADVERTISEMENT

父亲离世时,我已经在大二,在学医路上,不免时时自我提醒,治病治人需有同理心,把患者的痛苦当着是自己的痛苦,方能制定更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杨凯健2016年大学毕业典礼,与师母(左)和母亲在校园合影。

2016年,我修完5年的本科课程,并到山东省中医院实习半年。虽然中医本科毕业后不一定当中医,但父母的影响奠定我走向中医之路。过后,我在老师陈宝泯博士的诊所临床实践,同时在周末进行自由业状态,以上门服务方式,着重为行动不便的中风病黎看诊、针灸及推拿等。也因为曾经照顾患病期的父亲,在治疗偏瘫者时感同身受,更觉得病患的3大层面:情绪、饮食(化学)、结构(筋骨)都必须顾及。

2019年,我获得中国颁给奖学金,在上海攻读硕士学位,专研中医骨伤科。可惜碍于冠病爆发,研习1年半之后,只好暂时停学。停学不代表停止一切的学习,在无法返回上海继续学习时,我一面工作,一面同时上着不同的课程,提升和充实自己。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为行动不便的病黎进行针灸治疗。

我自认是新生代中医师,尤其学习运动康复课程后,觉得在治疗伤科疾病时,如果能整合解剖学,激痛点学说与肌筋膜理论等现代医学知识,治疗效果更显著。

在陈老师诊所中,有三大族群的病患,甚至外国人也上门求医。其中巫裔同胞尤其对外治法如放血、拔罐、针灸等,高度接受。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参加“足踝功能评估与运动康复”学习班。左为诺亚第运动康复学院苗振院长。

学而时习之,我选择一面行医,一面进修课程,偶尔也回去大学与学弟学妹分享一些临床经验,学中做、做中学,乐见其成。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业余时段,杨凯健(右一)与陈宝泯老师诊所的员工聚餐。
12/6有故事的人——杨凯健
杨凯健(前右一)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时,与肺病科主任医师陈宪海教授(前右二)合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