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娟.48歲.吉隆坡人.繪畫美學老師
6歲稚齡時,就喜歡拿筆隨處塗鴉,雖然媽媽經常碎碎念和警告,仍無法澆熄我對美術的熱愛。進入吉隆坡美術學院後,麻瓜笨拙的圖案,逐漸專業化;很自然地,與同窗麻吉開始夢想自己的未來是藝術挑戰者,更希望成為藝術創造者。
步入社會主義世界,面對現實的麵包與夢想,經常餓著看別人吃飯,自己拼命灌水填肚子,只為省下錢購買繪畫材料,在煎熬中,堅決挺著孤寂的藝術夢想。
ADVERTISEMENT
初生之犢不畏虎,1999年,我與丈夫陳和勝協力同心,在甲洞開辦“紅豆宇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及“正宇畫廊”。
老人常勸說:好景不常在,好天就要收木材,以備不時之需。天真的我原以為再窮不會窮教育,藝術教育不可能面臨斷炊之苦。不料在疫情的打擊下,我們如孫悟空被緊箍咒鎖住,各類開銷成了迫在眉睫的債務,求助無門,政府部門所提供的援助金及貸款,也申請不到。
白天忙於照顧一家老小倒沒什麼,天黑後則夜夜失眠,呆坐在家門前,看著門邊的白荷花、蓮蓬、荷葉、月光,一面手握畫筆如同握著刀劍在油畫布上一筆又一筆地勾魂攝魄,讓自己的靈魂迴歸畫田裡,眼眶淚水止不住,方知無助眼淚為何物。
聊以自慰的是,3年的疫情煎熬,激發更多靈感,《荷花》及《絕處逢生》系列,紛紛誕生。
我們自認疫情難熬,但仍然不失忠孝仁愛之心,即便自己已經損手爛腳,猶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依然伸出援手,幫助萍水相逢的舞團——馬來西亞共享舞團。
我和丈夫捐贈多幅價值不菲的名家畫作及藝術品,幫助舞團渡過財務難關。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彷彿即將熄滅的燭光,化為木材捨己救人,助燃他人。
唐代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曰: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經過3年的疫情洗禮,重新認識繪畫美學,有著不一樣的溫度與熱情,感覺人間處處有愛,只要不放棄,眼前就是最美好的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