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咸香,也夹杂着浓浓的人情味!
海味是独有的中华传统干海产食材,也是许多华裔家庭厨房必备的食材,尤其是欢庆佳节时,少不了满桌丰盛的海味佳肴。
ADVERTISEMENT
每当农历新年前夕,下坡买年货是上一代老吉隆坡人的集体回忆。茨厂街的年味就是海味飘香及热闹欢腾气氛。如今茨厂街的年味已淡去,但海味老店仍屹立老街,供应着三四代人的日常食材。
本期“老就是宝”来到茨厂街附近的敦李孝式路(谐街),走入一间逾51年历史的再发兴海味店,扑鼻而来的咸香味,各式海味琳瑯满目,腊肉、腊肠、海参、香菇、虾米、咸鱼都是常见的中华食材。
走过半世纪的再发兴如今已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代守护传统老店,第三代则接手转型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同时经营。虽然经营模式不同,但不变的是人情味,不管门市或电商,都会教顾客如何选海味和烹煮方法,让烹煮工序繁复的海味佳肴继续保留。
林秋能:父亲与朋友合股开店
再发兴第二代掌舵人林秋能受访时表示,父亲林木泉早在60年代创立再发兴,当时是在吉隆坡旧巴刹(现为中央艺术坊),直到1972年搬迁到对面街道的谐街,该店至少有51年历史。
他说,父亲以前是在旧巴刹替人打工,后期一班从事同一类干海产生意的志同道合朋友,就一起合股在旧巴刹开一间小店,叫再发兴。
他表示,该店迁到谐街原本是一间小店铺,后来搬迁至更大的单位,第三次约2007年才迁入现址,3间店址都是在谐街,该店的木制招牌也从1972年沿用至今。
他说,他从2000年开始接手经营,当时主要负责在跑外业务,后期父亲年迈了才真正接手,直到父亲2016年过世。
“我们是卖咸鱼、鱼干类起家,后来加入杂货、干料,数十年来是以海味为主,如今第二代守着门市,第三代经营线上,同时也做批发,创新之余也保留着传统。”
他表示,传统老店的销量以大季节为主,每逢过年来买年货的老顾客比较多,很多是一代传一代,三、四代了还继续回来,有些已移居外国,购买海味带回去,以前的老街坊也会回来,每次看到这些熟悉的老面孔回来会很开心。
吴婉雯负责电商开发
第三代经营者吴婉雯主要负责电商开发,她自幼便喜欢在店舖内流连,陪着外公林木泉经营海味店,因此对这些传统中华食材并不抗拒。
吴婉雯说,她在2018年开始接手经营电商,她在大学毕业回国后工作了3年,过后想要休息另寻出路,刚好当时舅舅讨论经营网站,向她询问意见。
她表示,当时已经请专业人士架设了网站,但不善于经营,后来也有电商平台找他们合作,她当时只是以玩票性质做做看,拍产品照、上载照片、写产品说明,在电商平台经营了数个月后,也把这些照片放入店铺的网站,专注于店铺网站。
疫期线上打广告宣传
“我的挑战是,这些海味并没有好看的产品照,试想一条咸鱼怎么会好看?我要开始学摄影,起码把产品拍得好看就会吸引人,当我把最难的这部分完成后,冠病疫情就来了,我们就直接在线上打广告宣传。”
她说,之后就全职负责电商工作,这些也不是她所擅长,她是体育科学系毕业,但对此有兴趣,以前曾学编码,也会网页设计。
她表示,海味店的货品很多,每一样都要拍摄,她也在学习中,因为对她来说同样是咸鱼,但其实有不同品种,因此网站不能放同样的照片。
店铺网站以英文为媒介语
吴婉雯说,店铺网站是以英文为媒介语,其实很多受英文教育的人想要学习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如今他们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更多,烹煮出小时候的味道。
“海味店的人情味不变,在门市会有店员介绍,教顾客如何煮,线上也一样,希望让人觉得在线上与线下购买没什么分别。”
她也说,其网站除了售卖海味,也会介绍海味和教人如何烹煮海味,就跟顾客走入店,会有店员接待,线上也会有这项客服,在疫情期间甚至还有私人线上采购员。
塑造品牌将海味店现代化
吴婉雯指出,很多年轻人认为海味店很热很臭,而她本身也不喜欢海味的味道,但她对这有兴趣,就想将传统海味店逐渐现代化,把海味包装化。
“如果所有传统老店都关闭了,以后只能到超市去买,下一代还吃到这些用传统食材烹煮的味道吗?”
她说,以前逢学校假期就会到店里,星期日就会陪着外公做生意,小时候会还会拿海味来玩,把干海马当玩具。
“我作为该店的新血,负责品牌塑造和转型,暂时不会接手门市,门市仍由舅舅、阿姨和姨丈经营。”
她表示,该店已从传统老店转型线上经营,之后将进行内部的线上和线下系统接轨工作,毕竟门店还是很传统,存货一眼望尽,系统接轨后可以计算出货速度,做数据分析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