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保同·61歲·馬六甲人·退休人士
我現在是馬六甲岡州會館總務、中華大會堂秘書及廣東會館副總務。
ADVERTISEMENT
在中學時期,我就已經參加社團,父親是武術界的人,一直以來我跟著老爸,在他的影響及鼓勵下參加社團,也帶著我一起參加武術。
唸完書後,我就加入廣東會館、三多堂等社團,這些社團都是互相有關係的。過後我也加入了中華大會堂青年團,然後在母會擔任職務。

我曾經也擔任聖母學校家協主席12年,然後也是董聯會的成員。
我覺得,如今社團尤其是華團,不管教育團體、鄉團組織,這些都是馬來西亞華人歷史的一部分,應該傳承下去。
目前年輕一輩對社團、鄉團組織沒有熱誠,可能是社會進步、科技發達影響下,華團接班人成為大問題。

再過10至20年後,這一輩的人老了,要搞活動也有心無力。我認為社團必須傳承下去,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從中國南來時候所創立,會館組織都有其歷史淵源。
如果社團沒有接班人就會斷層,更重要的是很多社團都有產業,不管是業緣、地緣性質都好,都必須有人傳承。
我的孩子因為工作關係沒在身邊,但如果叫孩子出錢支持會館,他們多少都會支持,然而會館的傳承主要是參與,我告訴他們,我的父親當時是如何影響我,我也要同樣方式影響他們。

因此,雖然工作上關係孩子無法常參與活動,但是隻要有空,他們還是會參與。
此外,許多會館都設有獎勵金及貸學金,我也是獎勵金受惠者,雖然獎勵金數額不大,但是具有其意義。獎勵金是先賢成立的獎勵金小組才有的,我們必須飲水思源。
社團要年輕化,社團領導方面必須有舉辦各類活動,尤其是適合青年參與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年輕人進來。
比方說,現在AI課題火熱,社團可以想辦法帶入到社團講座等,這樣就會吸引年輕人過來,間接帶動他們參與活動,他們可能就是未來接班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