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影28日訊)豬肉價格漲不停,早市豬肉販為免越賣越虧,逐漸減少生豬入貨,改用進口冷凍豬肉取代。
與此同時,受到豬肉價格牽制的食肆,是否再調高售價而陷入兩難,尤其是經營含有豬肉的食店如經濟飯、豬肉粉等,業者被豬肉價格“漲瘋”感到壓力。
ADVERTISEMENT
為了留住食客,商家唯有減少豬肉菜式,或縮小豬肉粉的豬肉片和豬肉丸份量。
此外,以豬肉為主要食材的脆皮燒肉,目前一些燒肉販檔可以接受消費者購買最少10令吉燒肉,不過生豬價格一旦在短期內再度調升,消費者要買燒肉,最低消費要15令吉。
豬肉販:價格再不受控 生意做不下去
多名豬肉販今早向媒體苦訴,如果生豬價格再不受控制,不只是消費者埋怨吃不消,連肉販都難擋漲幅壓力,如果要繼續經營,減少生豬入貨量而採用進口冷凍豬肉是迫不得已做法,不然生意做不下去。
他們透露,去年生豬至少調漲10次,今年才過兩個月已3次調升,而冷凍豬肉價格比生豬便宜35%,消費者被生豬價格嚇得不敢多買,甚至改吃冷凍豬肉。
“我們生意變差在所難免,消費者逛早市或巴剎,每隔兩星期發現豬肉售價一升再升,試問會不埋怨嗎?如果生豬價格繼續漲,我們最壞打算是一星期做4天生意。
“消費者要吃豬肉,覺得生豬肉太貴,可以選擇來自德國、丹麥及歐美國家等冷凍豬肉如花肉;這是我們提供給消費者有其他選擇,另一方面,我們還有少許利潤。”
政府及總會須想辦法解決
豬肉販認為,政府及大馬豬肉商總會必須想辦法解決有關問題,不是無止境讓生豬肉價格越升越高,他們不希望日後變成賣冷凍豬肉的比例多過生豬肉。
他們說,根據同業之間反映,目前銷售冷凍豬肉的數量比起華人農曆新年之前更多,意味著生豬肉嚴重影響肉販生存空間。
他們披露,以前是牛肉貴過豬肉,現在風水輪流轉,豬肉比牛肉更貴。
另一方面,經營雜飯業者也說,因為豬肉來貨價錢太高,必須採取折衷方式降低成本,因此,減少豬肉菜式。

燒肉販:成本增60% 不得不起價
燒肉販吳志明指出,目前燒肉成本比起去年增加60%,不得不起價,以他為例,本身是自己燒烤燒肉,每公斤售價剛調整至75令吉,比去年多5令吉。
他表示,雪隆區一些地方已賣到80令吉1公斤,有些同行不想做虧本生意,寧願不開檔。
他說,他除了在早市賣燒肉,也有交貨給食店及餐館,業者向他反映豬肉價格漲得太離譜,他身同感受。
他表示,當局再不控制生豬肉價格,他被迫再調高燒肉售價,但也會擔心生意可能會更差。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