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包數額成了農曆新年前後經常被人拿來談論和比較的議題,甚至還有不少家長因不滿親友只包2令吉的紅包,而將事件發佈到網上謾罵,希望帶動大眾“公審”該名親友。
ADVERTISEMENT
的確,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2令吉已經買不到什麼,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歡慶農曆新年,究竟是紅包重要,還是一家團圓、互相祝福重要?其實派紅包就是長輩給小輩的一個祝福,就算封1令吉,收者也沒有批評的資格。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我和兩個弟弟最開心的就是跟著母親大掃除、辦年貨、買新衣,雖說那時家境並不富裕,但是籌備新年的過程卻是滿滿的暖意和溫馨,這樣的情況也維持到如今,所以我們依舊每年期待農曆新年的到來。
反觀年幼的堂弟妹們,因為父母從小沒有讓他們參與過辦年貨、年前大掃除的過程,以致農曆新年之於他們,與平日沒有什麼區別,更沒有所謂的氣氛、團圓的意義,要說對過年的期待,大概也只剩下收紅包,令人唏噓。
不過,父母長輩的“身教”很重要,如果長輩們總不斷在小輩面前提“紅包”,那麼孩子們不免也會受到影響,將“收紅包”當作新年最重要的“工作”,而我身邊就有長輩是如此……
由於今年是我第一年“有資格”派紅包,所以有長輩在農曆新年前已不停提醒我的弟弟和堂弟妹們:“今年你們可以多收一個紅包咯!”,而在另一名較開明的長輩說:“人那麼多,包2令吉就好了啦”之時,卻有另一名長輩直接駁斥:“你是馬來人啊?馬來人都沒有包那麼少!”,真的令人無語。
先別說我還沒去打算這些,為人家長卻在一眾小輩面前總提紅包,這樣真的好嗎?最令人感到無語的是,平時明明接觸不多,但該名親戚的眾多孩子、孫輩們真的在除夕夜跑到我家“刷存在感”……
到底是紅包“內含”重要,還是團圓重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