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新年将至,早前网络上流传一张梗图,内容大意是家中长辈(母亲)在过年前会叮嘱孩子勿先吃年饼,以免新年还没到年饼就被吃完,不过就在新年即将结束时,家中年饼却还没被清完。看到这梗图,我不禁忍不住笑出来,因为其完美诠释了本地人爱吃年饼,甚至是年饼多到新年后都吃不完的一幕。
ADVERTISEMENT
没错,吃年饼是本地人欢庆农历新年的特色之一。本地年饼各式各样,最传统及经典的,相信非粿加必(Kuih Kapit) 及蜂窝饼莫属。此外,花生饼、紫菜饼、黄梨饼、蟹柳条及薯粉饼等,也是颇受大众欢迎的年饼。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有着这些年饼,成为大家在家中拜年、观看电视节目时最佳零嘴。
在准备过年的期间,一些家庭会自制年饼,甚至是将制作年饼的厨房移师至住家停车棚或院子,并摆放着煤气炉及油锅,动员全家大小分工合作制作年饼,极具派头。此外,一些烘焙好手、家庭式商家、烘焙业者也会瞄准商机,大量制作年饼来销售,因此除了自己制作,大家也可在各个市场上买到各式各样的年饼。
我国独有的农历新年特色,除了盛产新年歌,吃年饼或许也可名列其中,因为其在本地的受欢迎程度,与新年歌曲不遑多让。
近年来,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烘焙材料价格增长,导致年饼制作成本走高,年饼售价随之水涨船高,如今一小罐的手工年饼,售价就介于15至20令吉等。
尽管如此,这依旧不减大家对年饼的喜爱,顶多也至少买一两罐。因为,少了年饼,又怎会有过年气氛呢?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