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社区:巴生卫星市
(巴生24日讯)非法资源回收厂大量回收塑料,甚至还将集装箱停放在路旁,阻碍交通。最终,恶行遭市议员揭发并举报,市议会不仅对业者开罚,还强制业者必须马上搬迁!
ADVERTISEMENT
雪州境内的非法回收中心,形如野草般斩之不尽,许多回收业者选择在住家或非法垃圾场旁设立回收中心,渐而引发环境卫生、治安等问题。各地方政府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决定逐步加强执法,不再姑息非法回收中心的作业与存在。
柯鹏飞:巡视道路发现回收厂
巴生市议员柯鹏飞向《大都会》社区报记者指出,市议会执法组接获上述投诉后,于昨日下午4时左右,联合执照小组到巴生卫星市双溪峇都路(Jalan Sungai Batu)取缔这家无执照的回收厂。
“这间非法回收厂还是我到卫星市巡视道路提升工程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市议会执法组在接获我的举报后,当天就前往该厂展开搜查工作。”

他说,执法组搜查时发现,该厂不仅存放一大袋废弃塑料、木板还有废铁;并且还将集装箱停放在工厂路旁,除了阻碍交通,更导致路面结构被破坏。
“执法人员也指示业者,必须搬走阻碍交通的废塑料及废铁。”
他说,该厂是由一名本地华裔男子负责管理,厂内还有数名外籍员工。

许多业者屡劝不听偷营业
柯鹏飞表示,经调查后证实,这家回收厂是无牌营业,因此执法组援引2007年地方政府法令的贸易、商业及工业执照条规第3和3(1)条文开出1000令吉罚单给违例者,并要求对方需于14天内迁离该地。
他说,业者将集装箱停放在道路旁也阻碍交通,所以在1974年道路、沟渠及建筑物法令第46(1)(D)条文下被开罚。
他表示,巴生一带的确有多宗类似案件,因此市议会也尽力地协助业者进行“漂白”计划,或迁移到合法地区继续营业。

他指出,这类“隐藏”在住宅区或工业区的非法回收中心,近年来日益猖獗,坊间非法回收中心越开越多,引发的问题也不间断。虽然市议会设法协助业主合法化或转型,但仍有许多屡劝不听的业者,依然枉顾法律偷偷营业。
他强调,执法人员将会不时地展开突击取缔行动,促请业者依据程序申请执照,勿违反任何条例。
他也警告,其他商家或厂家,所有营业条例在申请执照时已阐明清楚,所以大家务必守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