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茶葉飄香,你認同嗎?
中國茶藝文化淵遠流長,有著數千年曆史。當初華裔先賢南來到馬來亞半島時,一解思鄉之愁的中國茶葉自然必不可少,因此在早期先賢落腳處的吉隆坡茨廠街一帶,當然也會出現茶行。
ADVERTISEMENT
在吉隆坡蘇丹街設有一間老茶行——廣滙豐茶行,早在1928年開始創辦,在茨廠街一帶紮根94載,傳承四代經營,邁向百年茶行前進。
本期《老就是寶》來到廣滙豐茶行,這可說是一間茶行總彙,裡頭的各類茶葉一應俱全,不管是中國茶、西茶、花茶、茶葉、茶餅、茶粉、茶袋及茶具等,一站式的茶葉專賣店。
當年同鄉南下 落腳廣滙豐
廣滙豐茶行第三代掌舵人劉偉才受訪時表示,該店創立於1928年,當年其叔公在吉隆坡火治街創設廣滙豐,經營農作米種、肥料、菸草、茶葉和匯款等生意,數年後遷入蘇丹街目前的店鋪營業至今。
他指出,最初遷入蘇丹街店鋪時,只租下半間店面,當時候的店鋪都是分租,樓上就像是《七十二家房客》的住家,後來才租下整間店面,成為茶葉專賣店。
他說,當年叔公可說是最早一批南來的祖輩,因此當其他同鄉南下南洋時,就會在廣滙豐落腳,叔公也好客招待膳宿或接濟經濟陷入困境的同鄉。
“後來叔公將店交給父親經營,我是在1970年畢業後就開始在這裡幫忙經營,我是第三代經營者,經營至今已52年了。如今則由兒子及侄兒第四代傳承經營,還有6年就是百年曆史老店。”
徵廣告費 也要保留老招牌
劉偉才指出,當時在火治街店面的一塊木板老招牌,如今依然保留在店內,成了該店94年曆史的古董,而店外面的招牌也有逾80年曆史。
廣滙豐是茨廠街及蘇丹街一帶僅剩無幾,仍保留柱子浮雕招牌的老店。
劉偉才表示,以前蘇丹街很多店的柱子都有寶號招牌,包括隔壁的咖啡店也有,但後來很多店都不要保留,因為地方政府也要徵廣告執照費。
“我們店左右2個柱子各徵收一個廣告費,門口上方的招牌也收一個廣告費,這些在早期是不必的,但我們沒有弄掉,因為這是歷史文化,而保留至今。”
遷入蘇丹街店 才專賣茶葉
劉偉才指出,他們在遷入蘇丹街店後才開始專賣茶葉,最初有售賣本地的金馬侖茶,當時金馬侖有出產中國茶葉,後來才進口中國茶葉,越賣越多種類,凡是中國出產的各省份茶葉都有出售,可說是最齊全的茶行。
他們也有進口各國的西洋紅茶,約有10個國家,這是各族人民都喜歡飲用的茶。
“經營茶行面對許多挑戰,我們也跟上時代步伐,轉型更專業化專賣茶葉,挑選較好品質、衛生及有規模的茶廠進口茶葉。”
他提及,他們在逾30年前已買下蘇丹街雙層樓店鋪的產業,他們也開設茶廠推出自己的品牌萌帝(Montea),銷售茶葉、茶包等,尤其是獨立包裝的茶包最暢銷,也在霸級市場銷售。”
喝茶漸普遍化 年輕人也愛
劉偉才表示,中國茶是數千年的文化,以前喝茶很簡單,猶記得以前母親會泡一大壺茶,放在茶籮內可以保溫,可喝上一整天的暖茶。
他說,其實每個人喝茶的口味不同,喝茶不必跟風,自己喜歡喝什麼茶就喝什麼茶。
他表示,現在很多人喝茶時喜歡跟風,早前一個時期流行水仙、鐵觀音和普洱,現在大家流行喝老茶、六堡茶和白茶等。
他指出,如今流行的老茶,如黑茶,六堡茶和普洱,放越久越老越值錢,口感醇化好喝,但是新茶的香氣清新。
“喝茶和茶道是一種文化,已經很普遍化,大家都可以接受喝茶,當我們感到繁忙、壓力的時候,沏一壺茶和朋友一起喝,真的會覺得很輕鬆,當我忙碌時也喜歡喝茶,來放鬆心情。”
他表示,以往和如今喝茶文化已經不同,如今年輕人也喜歡喝茶,有些年輕人對中國茶很研究,他們的要求更高,甚至茶具、茶壺方面都很講究。
他指出,他們接下來會與教育機構配合,推廣茶藝文化,讓年輕人也接觸茶藝及鼓勵他們喝茶,也獲得大專機構的校方的認同。
感嘆茨廠街老店疫期倒閉
然而,劉偉才感嘆,經過這場冠病疫情,茨廠街一帶很多店關閉,老店也所剩無幾,令人覺得可惜。
他呼籲該區的店主和租戶準備好迎接顧客,因為118摩天大樓將在近幾年內落成,屆時將會帶動更多遊客和人潮前來,政府也要提升及美化該區。
他補充,如今隨著經濟活動開放,顧客比以前更多,尤其是星期六及日,許多本地遊客前來,外國遊客也開始迴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