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淑芬的男友不小心把腳抬起,然後一旁的商店水機濾芯“就倒在地上了”!
ADVERTISEMENT
當數日前,本身臉書朋友圈不斷出現“買漢堡給淑芬吃”的標記文,我仍不明所以,直到因好奇去谷歌搜索,赫然從臺灣媒體轉載報道的新聞中,發現原來兩位主人翁是道地“巴生特產”,一對華裔情侶鬧彆扭的經過,“淑芬”從巴生商業區店家的閉路電視畫面紅到臺灣去。
的確捉不準網絡上颳起的風潮效應,國內商家很快便群起跟風:只要名字有“淑芬”的女子,便可獲得免費商品或服務云云。若不是因一場素人“意外”掀起的爆紅巧合,還真讓人不懷疑這又是另一宗的網紅要紅的蓄意策劃拍視頻事件。
從智能手機普及化“聯網”以來,人們獲取網絡訊息的方式與過程就不斷碎片化,當前趨勢更是進一步轉向營養匱乏的短視頻或Reels連續短片。只要覺得百無聊賴,不停地刷屏Reels上的無厘頭短片,就可以耗去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
網絡的普及化,本應是讓訊息和知識的傳播更加便捷,對啟迪民智有更大功能效用,但在整個網絡進化的大眾洪流中,彷彿更傾向空洞與空白,這讓有媒體同行禁不住感嘆,今天若不知道誰是淑芬不要緊,但如果能談論氣候變化、原住民權益課題,那不是顯得更有意義嗎?
“淑芬”爆紅,很快便會成為網絡上的過眼雲煙。也許,一切還真是回到網絡世界的最基本原則“認真,你就輸了!”大家都用手機笑看風雲,好讓自己的生命無需承受如此之重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