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白安南6日訊)雪州北濱海偏遠區微型華小的學生人數逐年減少,若再無華裔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那學校還能生存幾年?
沙白安南縣的培民華小今年新學年僅迎來2名巫裔新生,目前全校學生人數只有8人。若明年沒新生報到,就面臨只有一名華裔生及5名巫裔生上學的窘境,情況堪憂。
ADVERTISEMENT
這所學校坐落在德古魯(Teluk Rhu)與文丁哥霸(Benting Kepah)之間,環境算是清幽。培民華小也是沙白安南縣的10所華小之中,學生人數最少的學校。
陳其坤:明年未有人報讀
該校董事長陳其坤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訪問時指出,8名學生中僅有3名華裔生(2名六年級和一名二年級),其餘5名學生都是巫裔;即華裔佔37.5%,巫裔則有62.5%之多。
他說,除了一和六年級各有2名學生,二至五年級的每個班級,分別只有一名學生。
“今年報讀一年級的只有2名巫裔學生,完全沒有迎來華裔生。不過,比較擔心明年的情況,至今都未有人報讀。”
他說,若是明年沒有迎來新生,隨著六年級的2名華裔學生畢業後,也意味著學校就剩下一名華裔生(目前二年級)上學,其餘都是巫裔生。
“基本上,學校每年只迎接一、兩名新生,也曾一度連續兩年沒有新生報讀,大約是在2015和2016年。”
他提到,2021年則有6名學生報讀。當時,除了五年級有2名學生,三年級無學生,其他班級則各一名學生。
人口遷移 學生逐年減少
陳其坤指出,因就業機會和人口遷移問題,導致培民華小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少。
“如今,年輕人都搬遷到城市去就業和居住,所以報讀的新生自然無著落。”
他說,儘管該校的學生人數曾經達到200多人,但後來卻逐年下滑,學生人數也於2003年開始跌剩25人,慢慢地就越來越少了。
“由於培民華小沒學前教育班(幼兒園),所以一些家長將孩子送往附近的華小就讀學前教育班後,就直接讓孩子在該校完成小學教育。”
他說,不過,從該村送去附近學校的學生也不多,只是2至3人而已,最主要的還是面對人口遷移問題。
“期盼來年的報讀學生人數會有所增加,不然學校就難以生存了。”
李增山:沙白安南縣10華小 7屬微小
另一方面,沙白縣發展華小工委會主席李增山指出,沙白安南縣如今共有10所華小,其中7所華小屬於微型華小(少過150人),包括2所少於30名學生的華小。
他說,除了培民華小隻有8名學生,坐落在雙溪僑華的蒙德華小也只有22學生,其餘另外5所學校,皆不到100名學生。
“這5所華小,分別是雙武隆海濱華小、適耕莊A村墾殖華小、淺頂培智華小、烏暹中華華小及新溝培青華小。”
他說,其餘3所坐落在鎮上的華小人數則比較多,即沙白南華華小有247名學生、大港新民華小有670人;適耕莊育群華小則達844名學生。
培民學校背景資料
根據資料顯示,培民華小是由兩所成立於1940年的私立學校所合拼,即德古魯(Teluk Rhu)的培德學校與文丁哥霸(Benting Kepah;前稱汶汀歌壩)育民學校。當年,前者約有40名學生;後者則約30人。
當兩所學校人數各自增至約百人後,兩所學校的董事部向教育局申請為全津貼學校;惟教育局建議將兩所學校合拼。經各方達成協議後,兩校合拼並命名為“培民國民型華文小學”。
該校於1973年1月2日正式獲得教育局批准為全津貼學校。不過,當時汶汀哥霸校舍為總校,德古魯校舍為分校;直到1974年,才獲批准興建新校舍(即現在校址)。新校舍於1975年動土,1976年建成。學生於1977年正式在新校舍上課。
然而,隨著當地面對就業機會和人口遷移問題,華裔村民都搬遷到城市工作了,留下的村民越來越少,導致報讀培民的學生也逐年減少,從最旺的200多人,剩下目前的8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