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10:24am 04/05/2022

班達馬蘭新村

路名故事

Jalan Young

班達馬蘭新村

路名故事

Jalan Young

路名故事 | 林德順·這條紅毛路

本期路名:惹蘭揚(

早期,在探問路名典故之時,我一度誤以為紀念楊古傑的是Jalan Young,因為它的中文譯名是“惹蘭楊”(楊路),望文生義,似乎沒有錯。

ADVERTISEMENT

結果,當我看到Jalan Yeo Koh Kiat以後,這個假設立刻就被推翻了。如今,讓我重新介紹紀念這條道路的偉人吧!他可是“紅毛人”(意思為洋人;閩南語)哦!

5/5(大都会)路名故事:惹兰扬(Jalan Young)
華特·安斯里·楊醫生(Dr Walter Ansley Young)是一名英國人。

華特·安斯里·楊醫生(Dr Walter Ansley Young)是一名英國人,他出生於1885年,曾在新加坡著名的英華學校(A.C.S.)就讀及住在奧登堂宿舍(Oldham Hall)。後來,他考獲醫生資格,於1910年被聘為森美蘭拉務園坵(Labu Estate)的駐園醫生。

根據記錄顯示,他於1917年在巴生工作,並且已經成家及育有一名孩子。被華文報稱之為“楊醫生”的他,性格開朗大方;常常在正職以外,乘餘暇時間也參加各種社團如扶輪社、馬來亞醫藥協會、共濟會巴生分會(Klang Lodge)、抗肺癆學會和抗性病學會等。有些,他還當上主席。

他也不時受邀主持醫學講座,與民眾分享衛生知識。他的太太,則是一名網球好手,時常參加馬來亞各地的網球比賽。1919年,他被委為巴生潔淨局(市議會前身)成員。

1926年前,楊醫生倡議在巴生建立一所接生院,獲得巴生和濱海區的華商支持。他親自規劃的這座接生院為單層建築,附有23個床位。華商如陳堯階、李金轉、楊古傑及吳福發等人負責募款。巴生華人接生院最終成功在1926年10月20日啟用。楊醫生也在接生院裡擔任名譽駐院醫生。

1927年初,楊醫生申請長假返回英國。臨行前,巴生、瓜雪及瓜冷的華、洋社團代表為他設盛宴踐行。同年11月,發自英國皇家殖民地學院的報道楊醫生已離開英國。

楊醫生回到巴生,持續行醫和參與公共服務。最遲在1932年之前,他受封太平局紳。與其他名流不同的是,他在巴生服務時長跨越了二戰,服務單位從潔淨局到市議會,甚至可說是少數目睹班村成立的路名人物。

1954年,他從市議會告老退休。屈指一算,原來他已經為巴生市鞠躬盡瘁服務了35載。1955年,巴生市議會議長報告,雪蘭莪蘇丹已經批准班村幾個路名,當中就有“楊路”(Young Road),現稱“惹蘭揚”。這應該是州政府對他為巴生作出貢獻的一個回報。

5/5(大都会)路名故事:惹兰扬(Jalan Young)
“惹蘭揚”位於班達馬蘭新村。

1961年6月10日,楊醫生在英國德文縣(Devon)的鄧文斯特村(Dunsford)以78歲高齡去世。

(本文改寫自今年即將出版的《班達馬蘭新村志》)

5/5(大都会)路名故事:惹兰扬(Jalan Young)
他在日據時期,當戰俘被關在新加坡時所畫的水彩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